[发明专利]一种营造水生态系统生境的筑堤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59619.4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168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孙鹏;陈海英;丁洁;杨琪;杨一琛;张同旭;黄东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10 | 分类号: | E02B3/10;E02B3/12;A01G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抛石基床 半圆形构件 堤坝结构 筑堤 生境 水生态系统 生态功能 堤身 增设 底栖生物 生态效益 生态效应 生态种植 生物基质 支撑端板 能力强 压载块 植生袋 种植槽 防浪 开孔 滩面 生态系统 堤坝 觅食 继承 改进 生态 | ||
一种营造水生态系统生境的筑堤方法,其结构包括:抛石基床和半圆形堤坝结构,抛石基床与半圆形堤坝结构下方连接,抛石基床设于滩面上。其中,半圆形堤坝结构包括:半圆形构件、支撑端板、堤身开孔、种植槽、植生袋和压载块。本发明与传统技术相比,通过设计改进半圆形构件,在半圆形构件顶部增设生态种植槽,实现堤坝继承了现有筑堤技术整治效果佳、防浪能力强、稳定性高等优点的同时,又可以发挥堤身各部分的生态功能,可营造出一个相对完善的微型生态系统的生境,生态效益显著;在抛石基床底部与滩面之间增设生态护底结构,护底采用可营造微淤环境的结构,形成生物基质,为底栖生物提供生存和觅食空间,增强了生态功能,产生良好的生态效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力、水运堤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营造水生态系统生境的筑堤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筑堤技术具有整治效果佳、防冲刷能力强、稳定性高等优点,但是作为传统水工建筑物,其生态功能不明显。因此,目前工程亟需在保证原有整治效果的基础上,对整治建筑物、堤坝等进行生态化改进,增强其生态功能,产生良好的生态效应。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做出了一系列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营造水生态系统生境的筑堤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
一种营造水生态系统生境的堤坝结构,包括:抛石基床和半圆形堤坝结构,所述抛石基床与半圆形堤坝结构下方连接,所述抛石基床设于滩面上;
其中,所述半圆形堤坝结构包括:半圆形构件、支撑端板、堤身开孔、种植槽、植生袋和压载块,所述支撑端板与半圆形构件内部中心连接,所述堤身开孔设于半圆形构件中部,所述种植槽与半圆形构件顶部连接,所述种植槽底部与支撑端板连接,所述植生袋设于种植槽内,所述压载块与植生袋上部连接,所述半圆形构件为透空式结构或沉箱式结构。
进一步,所述抛石基床包括:生态护底结构、基床石、护脚石和护肩石,所述基床石与半圆形构件底部连接,所述生态护底结构与基床石下部连接,所述生态护底结构设于滩面上,所述护脚石与基床石两侧连接,所述护肩石与护脚石上部连接,所述护肩石与半圆形构件底部两侧连接。
一种营造水生态系统生境的筑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堤坝使用要求,合理确定符合堤坝功能要求、满足堤坝建设可能的结构形式、结构总体尺度等;
步骤二:对生态系统物种习性和生境需求的研究,确定表层、中层和底层物种的习性特征水深,作为构件不同高程范围的设计依据;
步骤三:堤坝顶部位于水位变动区,安装潮汐池或种植槽结构,既可以在低水位时有效的保水、存水,又可以为部分水生植物生长、小型生物栖息创造新的空间;
步骤四:堤身中部采用多孔、外表面加糙的混凝土预制构件,发挥人工鱼礁功能,为小型游泳动物、附着生物提供栖息环境;多孔结构在构件内产生上升流、背涡流,从而形成丰富的营养盐环境,促进浮游生物繁殖;
步骤五:堤底部及外侧护底,采用可营造微淤环境的结构,形成生物基质,为底栖生物提供生存和觅食空间;
步骤六:在堤坝各结构的共同作用下,为一个较完整的生态链(植物—潮间带底栖生物—浮游生物—附着生物—游泳动物—潮下带底栖生物) 中各类生物均提供了生境,进而实现营造水生态系统的目标,生态效益显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596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河道近自然生态堤岸
- 下一篇:一种防止山体塌方专用施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