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数据授权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60004.3 | 申请日: | 2019-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622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周江翔;沈志伟;金伟阳;余盛褚;张文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魔蝎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20;G06K9/62;G06Q40/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人工智能 数据 授权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数据授权方法和装置,获取手机屏幕录制的视频流中的图像帧;对所述图像帧进行AI识别分类;利用智能语音引导用户进行交互操作;利用文字识别技术对图像帧进行关键信息提取。通过本发明用户能够通过手机屏幕直播的方式,提供个人的信用数据证明,而无需用户提供账号密码给第三方平台利用爬虫技术进行数据采集,大大提高了用户账户的安全性,有效的保护了用户的隐私信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数据授权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最接近的现有技术:
随着互联网金融和普惠金融的发展,个人信用数据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多数网贷应用中,需要用户提供个人信用数据作为风控的基础数据。其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在用户授权的前提下,将个人移动应用的数据实时识别提取,既有良好的体验,也保护了用户账户的安全,做到过程透明,保护了用户个人隐私数据。
在实际过程中存在如下情况,用户在进行网贷借款时,需要提供个人信用数据,现有的情况是,用户需要把自己在第三方平台的账号密码提供给网贷机构,网贷机构通过爬虫技术采集到用户个人的信用数据,例如公积金、移动运营商、信用卡等,显然这样的方式,用户的账户存在安全风险,并且采集过程中,个人隐私数据是否得到保护对用户而言是未知。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
(1)现有技术中,用户不能够通过人工智能的方式,完成个人信用数据的授权,而且现有技术需提供账号密码通过爬虫获取,造成数据获取方式不安全和透明。不能有效保护用户个人隐私数据。
(2)现有技术中,不能提取场景中的关键信息区域,不能通过文字识别技术提取其中的信用分,信用评估日期,手机号等信息,使个人信息的不能授权。造成用户体验度差。
(3)现有技术中,用户通过爬虫进行模拟登录,可能需要经过账号密码、短信验证码、图形验证码、人脸验证等多种形式的验证,而第三方平台的反爬虫技术一直在迭代升级,非常容易造成登录失败和采集失败,从而导致完成数据授权的用户转化率和成功率不高。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难度:
第三方平台通过升级代理检测、接口加密防护、安全验证等反爬虫技术来防止爬虫,要突破这些验证,不仅需要用户参与,而且需要极高的爬虫技术投入,甚至有些场景下引入了人脸识别等验证,爬虫几乎是无法通过的。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意义:
对于互联网金融行业来说,如何平衡合理利用用户信息和实现用户个人隐私信息保护,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人工智能技术在用户个人信用数据授权上的运用,能做到信息获取过程公开透明,有效的保护个人的账户安全和隐私信息安全,并且具有良好的用户体验,在整个授权过程的转化率和成功率上有着明显的优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数据授权方法和装置。本发明便于保护用户账户安全和用户隐私数据的基础上,完成个人的信用数据授权。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数据授权方法,包括:
S1、获取手机屏幕录制的视频流中的图像帧;
S2、对所述图像帧进行AI识别分类;
S3、引导用户进行交互操作;
S4、对图像帧进行关键信息提取。
进一步,所述的S1具体包括:
调用android系统的API,开启屏幕直播;或者,
调用iOS系统的API,开启屏幕直播;或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魔蝎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魔蝎数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00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莎豆高油栽培调控方法
- 下一篇:用于估计位置的方法和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