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激光的低温组件修复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60171.8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28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肖博;莫绍凡;虞立军;张素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旻投电力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6/00 | 分类号: | B23K26/00;H01L31/18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82 | 代理人: | 夏恒霞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伏组件 修复 衰减 低温组件 激光 恒温箱 氢原子 预设 光伏组件表面 激光发射器 电荷状态 范围指标 光伏电站 恢复组件 激光处理 激光激活 使用寿命 衰减数据 温度可控 检测光 比对 钝化 硼氧 测试 检测 | ||
本发明涉及光伏电站的组件衰减修复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激光的低温组件修复技术,包括如下步骤:S1.检测光伏组件衰减值;S2.结合预设衰减数据值,比对S1中被检测的光伏组件衰减值是否达到预设衰减值,如果达到范围指标,对被测试的光伏组件进行修复处理;S3.准备一个能够调整温度的恒温箱;S4.将S2中判断出需要进行修复的光伏组件置于S3中准备的温度可控的恒温箱中;S5.利用激光发射器对被修复的光伏组件表面进行激光处理,使得激光激活光伏组件内的氢原子,使氢原子达到不同的电荷状态,并钝化硼氧缺陷,使其永久性失效,以达到恢复组件效率的作用。该基于激光的低温组件修复技术,提高了光伏组件的使用寿命,节省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伏电站的组件衰减修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激光的低温组件修复技术。
背景技术
太阳能的能源是来自地球外部天体的能源(主要是太阳能),是太阳中的氢原子核在超高温时聚变释放的巨大能量,人类所需能量的绝大部分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太阳。我们生活所需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都是因为各种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在植物体内贮存下来后,再由埋在地下的动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此外,水能、风能、波浪能、海流能等也都是由太阳能转换来的。
光伏电站,是指一种利用太阳光能、采用特殊材料诸如晶硅板、逆变器等电子元件组成的发电体系,与电网相连并向电网输送电力的光伏发电系统。光伏电站是目前属于国家鼓励力度最大的绿色电力开发能源项目,可以分为带蓄电池的独立发电系统和不带蓄电池的并网发电系统。太阳能发电分为光热发电和光伏发电。现时期进入商业化的太阳能电能,指的就是太阳能光伏发电。
在光伏发电的设备中光伏电池是重要的一个设备,目前主流光伏电池由p型CZ单晶硅材料制成,在材料生长过程中因为工艺的原因会在其中掺入氧原子。由于CZ电池是由硼掺杂制成,在长期的电站使用当中因为光照以及高温的原因会形成硼氧键从而在硅半导体内形成激活电子的回落中心,导致组件衰减,每年可达0.8%-3%。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激光的低温组件修复技术,具备可以在低温情况下利用激光选择性的激活光伏组件内的氢原子,达到不同的电荷状态,并钝化硼氧缺陷,使其永久性失效,已达到恢复组件效率的作用的优点,解决了在长期的电站使用当中因为光照以及高温的原因会形成硼氧键从而在硅半导体内形成激活电子的回落中心,导致组件衰减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可以在低温情况下利用激光选择性的激活光伏组件内的氢原子,达到不同的电荷状态,并钝化硼氧缺陷,使其永久性失效,已达到恢复组件效率的作用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激光的低温组件修复技术,包括如下步骤:
S1.检测光伏组件衰减值
(1)开启环境箱,预热全光谱的氙灯使得辐照度稳定,预热时间为30~60min;
(2)选取被测的光伏组件和一个常规标准的光伏组件;
(3)将(2)中选取的两个光伏组件放置在(1)中的环境箱内进行稳固放置,使其的放置位置、放置的角度保持完全一致;
(4)采用功率测试仪对放置在环境箱内的两个光伏组件进行检测,测出被测光伏组件和常规标准光伏组件的功率值;
(5)得出常规标准的光伏组件理想功率数据为P1、被测试的光伏组件理想功率数据为P2、常规标准的光伏组件实际功率数据为P3、被测试的光伏组件实际功率数据为P4;
(6)结合公式;[P2-P4/(P3/P1)]/P2即可得出被测试光伏组件的实际衰减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旻投电力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旻投电力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01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