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效环保微生物除臭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61500.0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728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杨光乐;陶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玖玖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1/16;B01D53/84;B01D53/52;B01D53/58;C12R1/25;C12R1/01;C12R1/645 |
代理公司: | 淄博川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7275 | 代理人: | 高鹏飞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博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酵母菌 微生物除臭剂 植物乳杆菌 粪肠球菌 高效环保 生活垃圾 光合菌 制备 工业化规模 有效活菌数 二次污染 生长周期 生物科技 应用效果 培养基 臭味 杂菌 去除 发酵 生长 生产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环保微生物除臭剂的制备方法,属于生物科技领域,包括分散于培养基中的活性成分,所述的活性成分为植物乳杆菌、光合菌、粪肠球菌和酵母菌,所述植物乳杆菌、光合菌、粪肠球菌和酵母菌的有效活菌数之比为1∶0.5‑2∶0.5∶1‑2。本发明能够有效的去除生活垃圾产生的臭味,同时有效的避免了生活垃圾的持续发酵和二次污染,应用效果好,且生长速度快,生长周期短,便于培养,降低杂菌率,降低工业化规模生产培养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环保微生物除臭剂的制备方法,属于生物科技领域。
背景技术
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废水处理设施和景观水域都会产生臭气。传统控制臭气污染方法是采用各类药剂控制臭气扩散,但是香料掩蔽型除臭剂本质上不能减轻臭气的扩散飘逸,吸附型除臭剂易吸附饱而成本较高,化学除臭剂效果不可持续并且存在二次污染。
目前使用的化工除臭剂持续性非常差,当时有效,可是不能持续,对于生活垃圾来说相当于效果很小,因为生活垃圾的持续发酵和二次污染非常严重,或者说主要污染就是它的持续发酵和二次污染,所以目前使用的传统除臭剂效果并不好。
发明内容
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环保微生物除臭剂的制备方法,能够有效的去除生活垃圾产生的臭味,同时有效的避免了生活垃圾的持续发酵和二次污染。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高效环保微生物除臭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分散于培养基中的活性成分,所述的活性成分为植物乳杆菌、光合菌、粪肠球菌和酵母菌,所述植物乳杆菌、光合菌、粪肠球菌和酵母菌的有效活菌数之比为1∶0.5-2∶0.5∶1-2。
所述的制备方法方法如下:
(1)将植物乳杆菌、光合菌、粪肠球菌和酵母菌分别培养至平台期;
(2)制备所述培养基,蛋白胨1%、葡萄糖3%、酵母粉1%、麦芽糊精5.6%和NaCl0.5%,余量为水,调节PH值6~7,120℃灭菌处理20min,冷却至37℃,加入除臭催化剂;
(3)将培养至平台期的所述植物乳杆菌、光合菌、粪肠球菌和酵母菌按照预订的比例混合均匀,然后加入37℃的所述培养基,混合均匀,在搅拌条件下培养48小时±2小时。
所述培养基包括质量含量为10~100ppm的除臭催化剂,所述除臭催化剂包括螯合剂及摩尔比为1∶(1~2)的硝酸铝与氯化铁,所述螯合剂是乙二胺四乙酸、二乙撑三胺五乙酸、葡萄糖酸、聚丙烯酸和马来酸中的任意2~3种。
所述活性成分的总有效活菌数为1×10E9Cfu/ml。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应用效果好,且生长速度快,生长周期短,便于培养,降低杂菌率,降低工业化规模生产培养难度;
2、本发明能够有效的去除生活垃圾产生的臭味,同时有效的避免了生活垃圾的持续发酵和二次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一种高效环保微生物除臭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分散于培养基中的活性成分,所述的活性成分为植物乳杆菌、光合菌、粪肠球菌和酵母菌,所述植物乳杆菌、光合菌、粪肠球菌和酵母菌的有效活菌数之比为1∶0.5∶0.5∶1。
所述的制备方法方法如下:
(1)将植物乳杆菌、光合菌、粪肠球菌和酵母菌分别培养至平台期;
(2)制备所述培养基,蛋白胨1%、葡萄糖3%、酵母粉1%、麦芽糊精5.6%和NaCl0.5%,余量为水,调节PH值6~7,120℃灭菌处理20min,冷却至37℃,加入除臭催化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玖玖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玖玖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15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