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打印片材的输送件和打印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61594.1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35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汉印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13/02 | 分类号: | B41J13/02;B41J15/00 |
代理公司: | 厦门智慧呈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2 | 代理人: | 杨玉芳;傅龙泉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印片材 输送件 打印机 非接触面 转动 延展 移动 上下移动 设置机构 转动轴线 不接触 外周面 断续 申请 支架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打印片材的输送件,其通过转动来带动打印片材移动;所述输送件围绕其转动轴线的外周面包含:具有第一延展弧度且接触打印片材以带动其移动的接触面、以及具有第二延展弧度且不能接触打印片材的非接触面;所述接触面和非接触面在所述输送件转动时交替面向所述打印片材。本申请的打印片材的输送件,包含了接触面和非接触面,在输送件转动时,接触面和非接触面是交替面向打印片材,进而可断续带动打印片材移动;对于需要使输送件能够处于不接触打印片材的状态的打印机而言,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打印机需要额外设置机构来控制输送件支架的上下移动,采用本方案输送件的打印机可不需要该额外机构。本申请另提供一种打印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印机技术,具体地,涉及一种打印片材的输送件和打印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打印机用于带动打印片材移动的输送件亦称为送纸辊,其通常具有呈圆柱状的部分,该圆柱状的部分在转动时,绕其转动轴线的外周面时刻保持与打印片材接触,进而带动打印片材移动。
采用上述输送件的一种打印机,根据其具体应用,包含有常见的餐饮小票或物流单据的小票打印机和可打印彩色照片的打印机。现有的一种常见的打印彩色照片的打印机包含有一具有热敏头和打印辊的打印机构、一容置层叠配置的打印片材的片材容置件、以及一前述的输送件。现有的一种打印机中,支撑输送件的输送件支架是可以摆动以抬升或下降的,为了输送件支架的抬升或下降,该打印机内部需要配合其上下移动的结构,该结构相对复杂且对零件尺寸精度要求较高,同时因为输送件支架需要上下运动,故打印机需要留出输送件支架上下活动的空间,其导致整机尺寸较厚。
有鉴于现有输送件的结构特性以及应用在特定类型打印机所存在的问题,特提出本申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打印片材的输送件以解决现有的输送件驱动打印片材移动的部分通常为圆柱状而导致在特定机型的打印机使用时存在结构复杂、整体尺寸较厚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打印片材的输送件,其通过转动来带动打印片材移动;所述输送件围绕其转动轴线的外周面包含:具有第一延展弧度且接触打印片材以带动其移动的接触面、以及具有第二延展弧度且不能接触打印片材的非接触面;所述接触面和非接触面在所述输送件转动时交替面向所述打印片材,以断续带动打印片材移动。
本申请另提供一种打印机,包含:一具有热敏头和打印辊的打印机构、一带动打印片材活动至热敏头和打印辊之间的输送件、一能够驱动输送件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以及一控制驱动机构工作状态的控制机构;所述输送件围绕其转动轴线的外周面包含:具有第一延展弧度且接触打印片材以带动其移动的接触面、以及具有第二延展弧度且不能接触打印片材的非接触面;所述接触面和非接触面在所述输送件转动时交替面向所述打印片材,以断续带动打印片材移动。
较佳地,所述打印机具有容置层叠配置的打印片材的片材容置件;所述打印机包含:一在打印片材活动至能够通过所述打印机构进行打印的打印位置时受打印片材触发而产生第一电信号至所述控制机构的第一检测机构、一受触发时产生第二电信号至所述控制机构的第二检测机构、以及一随所述输送件同步转动且在所述非接触面面向所述打印片材时触发所述第二检测机构的触发件;所述控制机构为能够在接收所述第一电信号和所述第二电信号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停止驱动所述输送件的控制机构。
较佳地,一受触发时产生第二电信号至所述控制机构的第二检测机构、一随所述输送件同步转动且在所述非接触面面向触发所述第二检测机构的触发件;所述控制机构为能够根据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二电信号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停止驱动所述输送件的控制机构。
较佳地,所述打印机包含:一推动件和一缓冲件,所述缓冲件具有受所述推动件推动时能够弹性变形的弹性部;所述推动件和所述缓冲件其中之一被配置成随所述输送件转动,其中另一被配置成不能随所述输送件转动;所述输送件被配置成在使所述触发件触发所述第二检测机构时,对应使所述推动件推动所述弹性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汉印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汉印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15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