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酰亚胺挠性覆铜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61675.1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009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徐勇;陈坚;汤学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鸿润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15/01 | 分类号: | B32B15/01;B32B15/20;B32B7/12;C09J179/08;C09J11/04;C08G73/10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1 | 代理人: | 沈振涛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酰亚胺 挠性覆 铜板 | ||
1.一种聚酰亚胺挠性覆铜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聚酰亚胺、导热填料加入到二甲基甲酰胺中,搅拌使混匀,得聚酰亚胺胶液;
(2)选择厚度在8~80μm的、经粗化处理的压延铜箔,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将步骤(1)得到的聚酰亚胺胶液涂覆到一片铜箔的粗糙面;在氮气保护烘箱中,在80℃、120℃、185℃、220℃~260℃、350℃~380℃下各进行5-10min的阶段性热处理进行亚胺化;
(3)再将另一片大小相同的铜箔覆盖在聚酰亚胺胶液上,得半成品,加热至290~320℃层压;
(4)将步骤(3)得到的无胶覆铜板半成品置于马弗炉中,加热至390~420℃,惰性气体保护下处理50~80min,即得聚酰亚胺挠性覆铜板;
其中,所述聚酰亚胺的结构式如式V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亚胺挠性覆铜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亚胺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式VI所示的化合物与式VII所示的化合物反应,得式VIII所示的中间体;
(b)VIII所示的中间体反应,得式V所示的化合物;
反应式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聚酰亚胺挠性覆铜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亚胺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氮气保护和一定温度条件下,式VI所示的化合物与式VII所示的化合物在有机溶剂中搅拌反应,得式VIII所示的中间体;
(b)加入脱水剂和催化剂,VIII所示的中间体于一定温度下继续搅拌反应,清洗,过滤,烘干,得式V所示的化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聚酰亚胺挠性覆铜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有机溶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乙酰胺或N,N-二甲基甲酰胺的一种;反应温度为5-2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聚酰亚胺挠性覆铜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脱水剂为三氟乙酸酐、乙酸酐、氯化亚砜或有机硅化合物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脱水剂与化合物VII的摩尔比为3:1~5:1;所述催化剂为三乙胺或吡啶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催化剂与化合物VII的摩尔比为2:1~4:1;反应温度为40~6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亚胺挠性覆铜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导热填料为氧化铝、氮化铝、氮化硼、碳化硅中的一种或几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亚胺挠性覆铜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聚酰亚胺胶液中聚酰亚胺的重量百分比为12~20%,聚酰亚胺胶液中填料的重量百分比为5~1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亚胺挠性覆铜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聚酰亚胺胶液涂覆层的厚度为8~15μ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亚胺挠性覆铜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层压压力为23~27Mpa,层压时间为50~10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鸿润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中鸿润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167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