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弱监督深度学习的水下构筑物缺陷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61732.6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848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林昱涵;史朋飞;辛元雪;范新南;倪建军;汪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K9/6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3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下构筑物 缺陷检测 卷积神经网络 检测算法 分类器 显著性 迭代 聚类 监督 图像数据集 辅助检测 检测结果 评估测试 缺陷图像 输入图像 图像异常 语义信息 正常图像 第三层 构建 卷积 算法 学习 标注 标签 统一 分类 检测 | ||
1.一种基于弱监督深度学习的水下构筑物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以语义信息为标签对输入图像进行弱标注,训练弱监督下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正常图像和有缺陷图像进行分类;
S2,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第三层卷积层信息,实现深度显著性检测算法;
S3,根据深度显著性算法的检测结果,进行迭代聚类统一检测算法,训练一个可靠的水下构筑物图像异常点分类器;
S4,将迭代聚类统一检测分类器用于水下构筑物图像数据集进行评估测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弱监督深度学习的水下构筑物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深度显著性检测算法步骤如下:
S21,将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中卷积层中的第三层t的特征图作为生成显著点的中间图像Im;
S22,使用最大过滤器查找Im中的局部最大值,并将其保存到列表L中;
S23,按强度的降序排序L,强度表示为strength(x),其中x为L中的每一个元素;
S24,对L中的每一个元素x做如下操作:首先,将x添加进列表γ以实现初始化,然后,遍历每个元素x的8邻接域里同属于Im的元素y,若公式strength(y)∈(strength(x)-z,strength(x))成立,则令并将标记为候选点,若则将作为有效最大值加入到列表γ中;其次,遍历元素的8邻接域里的每个元素y,若邻接点y的强度处于区间(strength(x)-z,strength(x))中,亦将其标记为候选点;继续访问该候选点的8邻接域,重复如上标记操作,直到发现某个候选点的所有邻接点y的强度满足strength(y)<strength(x)-z,结束本过程,其中,z表示本算法中对灰度值的容忍度,由在最大值附近种子填充的范围来确定,如果被访问的邻接点y已存在于列表L中,则将它作为较弱的最大值从中L移除;最后,通过计算γ中所有元素的几何中心来产生一个显著点,几何中心由较宽图像区域中的最大值表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弱监督深度学习的水下构筑物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迭代聚类统一算法步骤如下:
S31,令In和Ia分别表示正常图像和有缺陷图像训练集;
S32,设Pn和Pa为利用DSD算法从In和Ia中提取的显著点集合;
S33,迭代执行下述操作S次,其中S>1:对每一幅正常图像In,提取Pn的点状交叉特征PCFM,并将其点状交叉特征采用K-means聚类为正常集簇Q,簇内元素用Nq,q=1,2,...Q表示;对每一幅有缺陷图像Ia,提取Pa的点状交叉特征表示,并将其点状交叉特征采用K-means聚类为异常集簇R,簇内元素用Ar,r=1,2,...R表示;
S34,令Q=Q·S,R=R·S;
S35,对异常集簇R中的每一个元素Ar,r=1,2,...R做如下操作:在Ar和Nq之间,计算各个点之间的距离drq(Ar,Nq),q=1,2,...Q,然后按升序对距离drq排序;接着,计算归一化距离drq12=drq1/drq2,其中drq1和drq2分别表示Ar到其最近的相邻集簇中点Nq1和Nq2之间的距离,即使用聚类质心之间的欧几里德距离来估计聚类之间的距离;
S36,从S35得到的所有距离drq12中估计出平均归一化距离dq12;
S37,对异常集簇中的每一个元素Ar做如下操作:若公式drq12<dq12成立,则将该元素Ar从异常集簇中剔除,归入正常集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未经河海大学常州校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173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