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石墨化炭纳米带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62221.6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74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何海勇;赵泽华;王德宇;陈伟林;潘林海;陈勤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1B32/20 | 分类号: | C01B32/20;B82Y40/00;H01M4/583;H01M10/0525;B01J32/00;B01J2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周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0 | 代理人: | 张莹 |
地址: | 3152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墨 纳米 及其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石墨化炭纳米带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a)制备模板相材料;
b)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所述模板相材料表面生长石墨化炭膜层,得到石墨化炭膜层;
c)除去所述模板相材料,得到所述石墨化炭纳米带交织形成的石墨化炭纳米带薄膜;
所述石墨化炭纳米带单根的厚度为15nm-30nm;
所述石墨化炭纳米带单根的宽度为0.5μm-5μm;
所述石墨化炭纳米带单根的长度为10μm-10000μm;
步骤a)中所述模板相材料包括纳米级纤维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化炭纳米带上附有电化学活性纳米颗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附有电化学活性纳米颗粒的石墨化炭纳米带的厚度为15nm-30n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化学活性纳米颗粒为无机纳米颗粒;
所述无机纳米颗粒为具有电化学活性的无机化合物纳米颗粒。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化学活性纳米颗粒为无机纳米颗粒;
所述无机纳米颗粒为氧化锡或单质锡。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化炭纳米带薄膜的厚度为1μm~50μ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级纤维材料选自氧化硅纳米级纤维材料、氧化铝纳米级纤维材料和氧化镁纳米级纤维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级纤维材料的纤维直径为200nm-3000n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模板相材料使用纺丝液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得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纺丝液中添加无机物;
所述无机物包括金属纳米颗粒、具有电化学活性的无机化合物纳米颗粒中的至少一种。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物与所述纺丝液的质量比为1:100~1:100000。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物与所述纺丝液的质量比为1:1000。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所述化学气相沉积法中生长所述石墨化炭膜层所用炭源为甲烷、乙炔、和乙烯中的至少一种。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所述化学气相沉积法中生长所述石墨化炭膜层的温度为1000~1500℃,保温时间为5~15分钟。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所述模板相材料采用化学溶蚀方法去除。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溶蚀方法的处理时间为2~24h;所述化学溶蚀方法所用溶蚀剂为氢氟酸、氢氧化钠、盐酸和硝酸溶液中的至少一种。
1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石墨化炭纳米带薄膜在导电材料、催化剂载体或者新能源领域中的应用。
18.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石墨化炭纳米带薄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222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稀疏贝叶斯学习理论的多道地震谱反演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剩余电流保护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