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连轧生产薄规格超低碳钢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62845.8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28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蔡珍;梁文;何龙义;汪水泽;徐进桥;甘晓龙;孙宜强;何亚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26 | 分类号: | B21B1/26;C22C38/02;C22C38/04;C22C38/28;C22C38/26;C22C38/3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钟锋 |
地址: | 43008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精轧 粗轧 超低碳钢 卷取 热连轧生产 冷轧 加热 轧制 成形性能 堆垛缓冷 润滑轧制 均热段 屈强比 延伸率 预热段 中间坯 缓冷 空冷 扣罩 热轧 生产 出口 卷入 入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连轧生产薄规格超低碳钢的生产方法,包括加热、粗轧、精轧、卷取、入库步骤,其中加热共分为4段,预热段、一加、二加和均热段;粗轧道次为8~10次,粗轧出口温度为860~910℃,中间坯厚度为28~35mm;粗轧结束后进行精轧,精轧入口温度为800~880℃,精轧出口温度为740~800℃,精轧F1~F7需投入润滑轧制,精轧结束后采用空冷;卷取温度为700~740℃,卷取下线后采用堆垛缓冷或扣罩缓冷,随后钢卷入库。本发明生产的薄规格热轧超低碳钢强度低、延伸率高、屈强比低、n值、r值高,有利于降低冷轧轧制负荷和提高冷轧成品的成形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的生产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热连轧生产薄规格超低碳钢的生产方法,属于带钢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超低碳钢因其较低的强度、良好的成形性能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等行业,且一般以薄规格进行应用。由于奥氏体向铁素体相变温度(Ar3温度)较高,而轧制薄规格产品时温降较大,使得热连轧生产薄规格(厚度<2mm)超低碳钢时容易出现混晶现象(终轧温度落入两相区),尤其是边部和表面,混晶会严重危害产品的板形和成形性能。因此,热连轧产线一般只能生产厚度2mm以上的超低碳钢。目前,薄规格超低碳钢需要在冷轧产线进行减薄至所需厚度,生产流程长、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热连轧生产薄规格超低碳钢的生产方法,解决热连轧生产薄规格超低碳钢容易出现混晶的难题,扩展热连轧生产超低碳钢的厚度规格,可实现“以热代冷”或减少冷轧压下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绿色制造。
本发明具体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热连轧生产薄规格超低碳钢的生产方法,包括加热、粗轧、精轧、卷取、入库步骤,具体为:
(1)加热
加热共分为4段,预热段、一加、二加和均热段,预热段温度为820~890℃,预热段时间为70~120min;一加温度为950~1000℃,加热时间30~50min;二加温度为1010~1060℃,加热时间为20~40min,均热段温度为1050~1100℃,均热时间为20~40min。
(2)粗轧
粗轧道次为8~10次,粗轧出口温度为860~910℃,中间坯厚度为28~35mm。
(3)精轧
粗轧结束后进行精轧,精轧入口温度为800~880℃,精轧出口温度为740~800℃,精轧F1~F7需投入润滑轧制,精轧结束后采用空冷。
(4)卷取
卷取温度为700~740℃,卷取下线后采用堆垛缓冷或扣罩缓冷,随后钢卷入库。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
粗轧出口温度为860~890℃;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
精轧入口温度为800~830℃;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
精轧出口温度为740~760℃。
本发明针对的超低碳钢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C≤0.04%,Si≤0.1%,Mn≤0.3%,P≤0.020%,S≤0.010%,Ti≤0.1%,Nb≤0.1%,Cr≤0.5%,B≤0.003%,其余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本发明针对热连轧生产薄规格超低碳钢容易产生混晶的问题,提供一种热连轧生产薄规格超低碳钢的生产方法,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
(1)通过调整粗轧和精轧温度制度,使奥氏体在精轧前或精轧上游机架完全转变为铁素体,避免在精轧末机架轧制时处于两相区从而造成混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28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镉污染土壤复合钝化剂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易焊接复合板组坯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