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置标准人脸及头部3D模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65850.4 | 申请日: | 2019-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233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亿;李奇;王佳梨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平洋未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7/00 | 分类号: | G06T17/00;G06T3/40;G06T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头发 标准人脸 脸部模型 拼接模块 摄像模块 整体模型 构建 预置 图像 图像生成模块 分割模块 三维模型 扫描模型 扫描仪器 照片处理 照片转换 整体扫描 非分割 缝合 建模 人脸 扫描 分割 配合 改进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置标准人脸及头部3D模型方法,包括,通过扫描仪器对头部进行整体扫描,获取除了头发以外的脸部和头部的扫描模型,通过分割模块将脸部模型从头部整体模型中分割出来,从而构建出脸部部分和非脸部部分,通过摄像模块获取人脸和头发的照片,通过AR图像生成模块将脸部和头发照片转换成AR图像,通过拼接模块将构建的脸部AR图像与脸部模型相配合从而获得脸部细微模型,本发明针对扫描建模的弊端进行改进,通过将脸部和非脸部进行非分割处理,然后通过AR技术将摄像模块获取的脸部和头发照片处理获得更加细致的三维模型,然后通过拼接模块将三者缝合,这样就建出更加细致的头部整体模型,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AR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预置标准人脸及头部3D模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硬软件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的高速发展,3D模型开始应用到各行各业当中。在人体3D建模时,通常通过3D人体扫描仪扫描人体而生成人体扫描模型,但这种方式生成的人体扫描模型在非正脸部分比如头发和衣服容易出现错误或误差,进而导致人脸3D建模的错误率和误差较高而成功率较低。为修正错误和误差,现有人体3D建模通常需要美工人工对生成的人体扫描模型进行美化处理,导致致人脸3D建模的精确度和工作效率较低。
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是一种实时地计算摄影机影像的位置及角度并加上相应图像、视频、3D模型的技术,这种技术的目标是在屏幕上把虚拟世界套在现实世界并进行互动。这种技术1990年提出。随着随身电子产品CPU运算能力的提升,预期增强现实的用途将会越来越广。
现有技术在构建人体头部模型时,扫描模块只能获取轮廓图,无法对面部或者头发进行有效的建模处理,现在设计一种利用AR技术将脸部照片处理成三维的脸部模型,然后与无需注重细节的非脸部模型缝合,从而构建出更加细致的头部整体模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置标准人脸及头部3D模型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预置标准人脸及头部3D模型方法,包括,通过扫描仪器对头部进行整体扫描,获取除了头发以外的脸部和头部的扫描模型,通过分割模块将脸部模型从头部整体模型中分割出来,从而构建出脸部部分和非脸部部分,通过摄像模块获取人脸和头发的照片,通过AR图像生成模块将脸部和头发照片转换成AR图像, 通过拼接模块将构建的脸部AR图像与脸部模型相配合从而获得脸部细微模型,将头发照片处理获得头发AR模型,通过拼接模块将获得的脸部细微模型、头发AR模型和头部的扫描模型拼接获得完整的头部模型;通过输出模块将拼接后的头部模型输出。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通过扫描仪器对头部进行整体扫描获取的脸部扫描模型包括脸部三维轮廓,获取的头部扫描模型包括头的整体三维轮廓。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摄像模块获取的人脸和头发的照片包括多个角度的照片。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多个角度包括正面、左右侧面以及上下侧面。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摄像模块包括用于获取照片、对照片进行处理以及输出可建模处理的照片。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通过平滑处理模块对拼接后的整体三维轮廓进行平滑处理,消除连接缝隙。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对拼接后的整体三维轮廓进行平滑处理包括,调取人脸模型接缝平滑算法;以及根据调取的人脸模型接缝平滑算法对生成的三维轮廓进行平滑处理以消除接缝。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输出模块为AR显示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平洋未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太平洋未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58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