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陶瓷纤维束接结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65860.8 | 申请日: | 2019-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846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伍立立;张典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兴市新立织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15/00 | 分类号: | D01H1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李晓峰 |
地址: | 21421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陶瓷纤维 束接结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陶瓷纤维束接结方法,该接结方法为用连接纱将陶瓷纤维束与张力线进行缠绕和束缚,获得牢固的连接效果。本发明通过提高纤维间抱合力,可有效避免滑脱,保障织造效率和产品品质,适用于工业化实际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陶瓷纤维束接结方法,尤其适用于陶瓷纤维束与连接纱和张力纱之间的接结。
背景技术
陶瓷纤维是先进复合材料高性能增强纤维的重要品种,具有重量轻、耐高温、热稳定性好、导热率低、比热小及耐机械震动等优点,在冶金化工、交通运输、航天航空、军工防护等尖端科学技术领域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在三维编织过程中,携纱器上的张力纱连接并带动陶瓷纤维束进行编织,由于陶瓷纤维存在伸长率低、脆性大、不耐弯折等缺点,在编织过程中易起毛损伤,尤其在与张力线的连接处,张力纱易滑脱,纤维发生折断,增大织造难度、织造效率下降。本发明提供一种简单易行的陶瓷纤维束接结方法,解决目前陶瓷纤维束连接牢度差,易折损等问题,可提高三维编织的制造效率、保证三维编织预制品的产品性能。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提出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陶瓷纤维束接结方法。本发明通过用连接纱将陶瓷纤维束与张力线进行缠绕和束缚,获得牢固的连接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陶瓷纤维束接结方法,该接结方法为用连接纱将陶瓷纤维束与张力线进行缠绕和束缚,获得牢固的连接效果。
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该接结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取陶瓷纤维束的头端和10-20cm连接纱;
步骤2:将陶瓷纤维束沿长度方向上分为A股和B股;
步骤3:将连接纱一端纱线穿入陶瓷纤维束纱线的A股与B股中,并沿陶瓷纤维束的头端方向缠绕3-5圈;将连接纱另一端纱线沿陶瓷纤维束的头端反方向缠绕1-2圈,中间预留2-3cm形成环状结构;
步骤4:取2-3cm胶布,沿着顺时针方向将连接纱线缠绕后的纤维束平行卷绕紧密包覆。
步骤5:将张力纱的头端穿入连接纱环形结构中,修剪接结处多余线头。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陶瓷纤维束的纤维为碳化硅纤维、氧化铝纤维、氧化钛纤维、氧化锆纤维和碳化硼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的陶瓷纤维束分股时需对半分开。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连接纱选用芳纶、锦纶6、锦纶66、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涤纶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张力纱选用氨纶、锦纶、涤纶中的一种弹性纱线。
本发明有益的技术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一种陶瓷纤维束接结方法,使陶瓷纤维束保持伸直状态不发生弯折损伤,用连接纱包缠在陶瓷纤维束表面增加纤维间接触面积,提高纤维束之间抱合力,可有效避免滑脱,保障织造效率和产品品质,适用于工业化实际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步骤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步骤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步骤3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步骤4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步骤5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陶瓷纤维束的头端;2、连接纱;3、A股;4、B股;5、张力纱的头端;6、胶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兴市新立织造有限公司,未经宜兴市新立织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58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条机中毛条牵伸辊的清洁装置
- 下一篇:一种紧捻防钩伤纤维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