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迟滞效应的踏板式电子油门踏板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66080.5 | 申请日: | 2019-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820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杰;朱停停;曹亮俊;陈铭;刘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奥联汽车电子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26/02 | 分类号: | B60K26/02;F02D11/1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王秀娟 |
地址: | 211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脚踏板 迟滞 底板 传感器轴 滚轮部件 阻尼片 电子油门踏板 踏板式 支耳 防尘罩 驾驶员脚部 摩擦阻尼力 逆时针转动 转动过程 转动摩擦 螺钉 踩踏力 上侧面 顺时针 踏板力 踏板轴 阻尼力 垫片 滚轮 铰接 压簧 滚动 施加 驾驶 转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迟滞效应的踏板式电子油门踏板,包括脚踏板、底板及滚轮部件,脚踏板通过踏板轴与底板铰接,脚踏板底部设有支耳,支耳上设有传感器轴,滚轮部件通过传感器轴安装在脚踏板与底板之间,滚轮部件带动传感器轴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转动过程中,滚轮部件的滚轮滚动支持在底板上侧面;所述传感器轴上设有迟滞机构。迟滞机构包括第一阻尼片、第二阻尼、压簧、垫片、螺钉及防尘罩。该迟滞机构可将驾驶员脚部对脚踏板施加的踩踏力转化为第一阻尼片与第二阻尼片之间的转动摩擦,即产生摩擦阻尼力,且阻尼力的力值曲线与踏板力保持相同的趋势,驾驶过程将变得更加平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迟滞效应的踏板式电子油门踏板。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用于汽车的机械式电子油门踏板已逐渐被电子式油门踏板取代。电子式油门踏板通过电子信号来控制油门开合,具有高精度、低影响、长寿命等优点。电子式油门踏板分为悬挂式和踏板式两种。地板式踏板的驾驶舒适性要优于悬挂式油门踏板,且踏板式踏板在极限状态下(断裂)的安全性要高于悬挂式踏板。
在经济与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汽车的造型和马力不断在革新,驾驶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汽车行驶过程中油门踏板的位置由人脚控制,遇到颠簸路面时,踏板位置便很难保持稳定,直接影响踏板输出电信号的稳定性,对驾驶汽车造成很大不便,同时也会增加驾驶员的驾车疲劳感,影响乘车舒适性。
电子油门踏板作为车辆加减速的载体,若能使电子油门踏板具有迟滞产生机构,在驾驶过程中始终保持稳定的迟滞效果,便于驾驶员很好地控制踏板位置,提高驾驶舒适性,同时降低驾驶员脚部的疲劳感,这也是间接性地提高了驾驶安全性,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迟滞效应的踏板式电子油门踏板,通过在踏板式电子油门踏板上增加迟滞产生机构,在驾驶过程中产生稳定的迟滞效果,方便驾驶员很好地控制踏板位置,提高驾驶舒适性。
为此,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迟滞效应的踏板式电子油门踏板,包括脚踏板、底板及滚轮部件,脚踏板通过踏板轴与底板铰接,脚踏板底部设有支耳,支耳上轴设有传感器轴,滚轮部件通过传感器轴安装在脚踏板与底板之间,滚轮部件带动传感器轴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转动过程中,滚轮部件的滚轮滚动支持在底板上侧面;所述传感器轴上设有迟滞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迟滞机构包括第一阻尼片、第二阻尼片、压簧、垫片及螺钉;传感器轴的第一端伸出脚踏板支耳,第一阻尼片活动穿过传感器轴的第一端固定安装在脚踏板支耳的外侧面上,第二阻尼片穿过传感器轴的第一端通过卡合结构与传感器轴连接,第二阻尼片随传感器轴同步转动且可沿传感器轴轴向滑动;第一、第二阻尼片相对的两端面设有相适配的旋转凸台,在初始状态下两旋转凸台嵌合成一体,两台面完全贴合,在踩踏脚踏板时两旋转凸台分离,两凸台的顶面摩擦转动连接;第二阻尼片的另一端面设有凹槽,压簧安装在所述凹槽内,螺钉依次穿过垫片、压簧紧固在传感器轴的第一端的端面上,压簧的一端抵靠凹槽,另一端抵靠垫片。
在初始状态下,两个旋转凸台面完全贴合,当传感器轴带动第二阻尼片转动时,通过旋转凸台的旋转实现压簧工作高度的变化,产生轴向正压力,两个旋转凸台在正向压力作用下相互摩擦,从而产生摩擦阻尼力,产生迟滞效应。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凸台包括周向均匀分布的三个梯形凸台,相邻两凸台之间形成凹槽;第一阻尼片的凸台与第二阻尼片的凹槽适配,第一阻尼片与第二阻尼片通过凸台与凹槽配合形成嵌合连接;每一凸台均包括一个顶面及沿阻尼片径向设置的两个侧面,所述顶面与两侧面形成梯形结构,沿阻尼片旋转方向逐渐抬升的侧面为梯形面,所述梯形面由若干沿阻尼片径向延伸的小斜面连接而成。更进一步地,所述若干小斜面自下而上斜率逐渐递减。
采用三个旋转凸台作为摩擦面,以保证承载力的均衡性,空档的30度范围内倒角以保证壁厚均匀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奥联汽车电子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奥联汽车电子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60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驱动车载举升装置
- 下一篇:疲劳驾驶智能控制限速停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