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水冷壁高温腐蚀影响的锅炉运行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66592.1 | 申请日: | 2019-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305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陈辉;戴维葆;蔡培;方亚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电南京电力试验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N1/02 | 分类号: | F23N1/02;F23K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张立荣 |
地址: | 21004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水冷 高温 腐蚀 影响 锅炉 运行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水冷壁高温腐蚀影响的锅炉运行控制方法,该运行控制方法通过对省煤器出口氧量以及磨煤机的运行方式进行调节:调整省煤器出口氧量平均值为3.0%‑4.6%,调整每台磨煤机动态分离器转速为60rpm‑75rpm;控制各磨煤机出力:A磨出力40t/h‑45t/h,B磨出力42t/h‑49t/h,C磨出力32t/h‑38t/h,D磨出力33t/h‑40t/h,E磨出力37t/h‑44t/h,F磨出力34t/h‑41t/h。采用本发明控制方法能有效地改善前后对冲燃烧方式锅炉炉膛燃烧、改善水冷壁壁面气氛参数,提高锅炉效率、降低锅炉水冷壁高温腐蚀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锅炉运行控制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前后对冲燃烧方式锅炉降低水冷壁高温腐蚀影响运行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电站锅炉水冷壁区域高温腐蚀是燃煤发电厂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影响电力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高温腐蚀即金属高温受热面高温烟气环境下在管壁温度较高处所发生的烟气侧金属腐蚀,腐蚀可使水冷壁壁厚减薄,强度降低,容易造成爆管、泄漏等事故,导致机组发生非计划停运,严重影响火电机组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以及整个电网的安全生产和调度。
由于低氮排放的需要,电站锅炉燃烧系统配置方式上,一般采用在锅炉燃烧器上方区域配置燃尽风,保持还原性气氛。然而,燃尽风技术容易造成燃烧器区域结焦和高温腐蚀。国内外对冲燃烧锅炉普遍存在较严重的水冷壁高温腐蚀现象,尤其是超超临界、超临界旋流对冲机组的燃烧器区域两侧水冷壁引起高温腐蚀的可能性更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前后对冲燃烧方式锅炉、且能有效降低水冷壁高温腐蚀影响的运行控制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临界前后对冲燃烧方式锅炉降低水冷壁高温腐蚀影响的运行控制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第一步:在锅炉正常运行方式下,维持磨煤机运行台数、磨煤机出力、动态分离器转速、锅炉运行氧量、二次风配风方式、SOFA风方式等不变,开展锅炉摸底试验,实际测量飞灰、大渣含碳量、锅炉效率、水冷壁壁面氛围参数(O2、H2S和CO)等,分析锅炉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步:运行氧量优化调整。
第三步:煤粉细度优化调整。
第四步:二次风配风优化调整。
第五步:SOFA风优化调整。
第六步:磨煤机运行台数优化调整。
第七步:磨煤机出力优化调整。
通过以上的调整可以有效的改善炉膛燃烧、改善水冷壁壁面气氛参数,提高锅炉效率、降低锅炉水冷壁高温腐蚀的影响。提高锅炉安全性和经济性。
具体的,该运行控制方法通过对省煤器出口氧量以及磨煤机的运行方式进行调节:调整省煤器出口氧量平均值为3.0%-4.6%,调整每台磨煤机动态分离器转速为60rpm-75rpm;控制磨煤机运行台数为6台,其中,前墙由下至上依次与各层燃烧器E、C、D对应布置磨煤机为E磨、C磨和D磨,后墙由下至上依次与各层燃烧器B、F、A对应布置磨煤机为B磨、F磨和A磨;控制各磨煤机出力:A磨出力40t/h-45t/h,B磨出力42t/h-49t/h,C磨出力32t/h-38t/h,D磨出力33t/h-40t/h,E磨出力37t/h-44t/h,F磨出力34t/h-41t/h。
其中,A、D磨运行煤种为印尼煤,E、F磨运行煤种为准混煤,B、C磨运行煤种为神混煤。
进一步的,对省煤器出口氧量调整方案为:当机组负荷为600MW时,调整省煤器出口氧量平均值为3.0%-3.6%,优选3.3%;当机组负荷为450MW时,调整省煤器出口氧量平均值为3.6%-4.6%,优选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电南京电力试验研究有限公司,未经国电南京电力试验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65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