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麻醉科用进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67787.8 | 申请日: | 2019-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92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刘鹏森;姚鹏;孙功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46 | 分类号: | A61M5/46;A61M5/42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4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麻醉科 进针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麻醉科用进针装置,包括外筒和由针筒、针头、活塞与推杆组成的注射器,针筒与外筒同轴滑动连接,针筒与外筒经弹射弹簧连接;针筒内侧有滑动的盘状挡板,盘状挡板与推杆经螺纹连接;盘状挡板与针筒经推液弹簧连接;针筒上有置于针筒外侧的径向设置的导向块,外筒上有导向槽,导向块上有径向滑动的楔块,楔块的楔形端滑动贯穿针筒而置于针筒内侧,楔块与导向块经弹簧连接;楔块上有轴向贯穿楔块的通孔,外筒上有与通孔匹配的楔形顶杆,当针筒滑动至楔块与楔形顶杆接触时,楔形顶杆插入通孔并对通孔的侧壁产生挤压,从而使楔块产生离心滑动;外筒上有螺栓,螺栓螺接于外筒上并贯穿外筒的筒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麻醉科用进针装置。
背景技术
麻醉作为一种辅助医疗手段,可以在短期内大大减轻或消除手术、急救等医疗过程中的疼痛感;在进行麻醉时,对于不同部位的疾病或伤害,所选择的进针位置和进针深度会有较大不同,通常,对于进针位置和深度的选择取决于麻醉师的常识和经验,而且在进行麻醉操作时需要冷静、准确的作出判断和决定,一旦位置或深度出现偏差,不仅影响麻醉效果、增加手术或治疗难度,还会给患者造成次生伤害,尤其是脊椎、腰椎等神经比较集中的部位,稍有不甚,将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神经性损伤如半身不遂、运动受损等伴随一生的后遗症。
此外,在进针位置和深度都确定无误的情况下,还要求麻醉医师具备娴熟的手法和良好的沟通技巧,在进行麻醉过程中,首先要让患者肌肉放松,防止其接触注射器时过于紧张而出现肌肉僵硬或身体的抖动,因为这样会增加穿刺难度使医师难以掌握力度,也会因身体的颤抖导致穿刺位置偏移而带来安全隐患;其次,麻醉医师要掌握合适的穿刺力度和注射速度,穿刺操作必须精准无误、一步到位,注射过程中注射器应保持稳定,以免对患者身体造成损伤;显然,这样的操作要求对麻醉医师是一种很大的挑战,对于经验较少的医师而言存在较大难度,不利于手术或治疗的顺利进行。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弥补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麻醉科用进针装置,以解决麻醉实施过程中穿刺操作难以精准定位和注射过程中难于兼顾注射器稳定的问题,为麻醉医师提供更加简单、高效、准确的辅助性帮助,进一步减少和避免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外筒和由针筒、针头、活塞与推杆组成的注射器,所述的注射器置于外筒内侧且针筒与外筒同轴滑动连接,针筒与外筒的远离针头的一端经弹射弹簧连接;所述的针筒内侧有与针筒轴向滑动连接的盘状挡板,盘状挡板与推杆经螺纹连接;所述的盘状挡板与针筒的远离针头的一端经推液弹簧连接;所述的针筒上有置于针筒外侧的径向设置的导向块,外筒上有与导向块匹配的导向槽,导向块上有径向滑动的楔块,楔块的楔形端滑动贯穿针筒而置于针筒内侧,楔块与导向块经弹簧连接,楔块用于阻挡盘状挡板向针头方向的滑动;所述的楔块上有轴向贯穿楔块的通孔,外筒上有与导向槽的靠近针头的一端对应的楔形顶杆,楔形顶杆与通孔相匹配,当针筒滑动至楔块与楔形顶杆接触时,楔形顶杆插入通孔并对通孔的侧壁产生挤压,从而使楔块产生离心滑动;所述的外筒上有螺栓,螺栓螺接于外筒上并贯穿外筒的筒壁,当螺栓旋紧时,螺栓与针筒产生挤压接触,实现针筒的定位。
本发明结构紧凑,操作简单,将穿刺和注射进行有机结合,使得穿刺操作和注射操作无缝衔接,不需要医护人员手动干预,大大提高了麻醉操作的效率;同时,本发明利用弹射弹簧进行针筒的弹射并可对穿刺深度进行精准调节,穿刺速度更快,穿刺深度精准,有效减少了穿刺过程中患者的不适感,降低了由此带来的风险,在弹射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即使患者紧张而导致肌肉僵硬,也可保证一次性穿刺至准确深度,不必担心穿刺失败;在穿刺之前,外筒与患者身体充分接触,使患者可以更好地感受和适应器械带来的异物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其紧张情绪;本发明还可对抽药剂量进行提前调节,利用螺纹传动使调节更加精准和便捷,减少药物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图1中B部分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77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外科护理输液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可移动观察窗的静脉手臂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