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析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67788.2 | 申请日: | 2019-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966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郭彦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20;G01N30/34;G01N30/46;G01N30/72;G01N30/74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析 系统 | ||
1.多模式分析系统,其用于检测油脂或生物样品中的脂溶性成分,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模式分析系统包括:
多维色谱系统,其包括超临界流体色谱柱、一个或多个反相液相色谱柱;
超临界流体供给泵,用于向所述超临界流体色谱柱供给超临界流体;
液相泵,用于向所述超临界流体色谱柱输送改性剂、以及向所述一个或多个反相液相色谱柱输送流动相;
第一多通阀组、第二多通阀组;以及检测仪器,
所述分析系统包括以下工作通路:
第一工作通路,使所述超临界流体色谱柱通过第一、第二多通阀组与所述检测仪器或废液/废气出口连通;
第二工作通路,使所述超临界流体色谱柱通过所述第一多通阀组与一个或多个反相液相色谱柱连通;
第三工作通路,所述一个或多个反相液相色谱柱通过第一、第二多通阀组与所述检测仪器连通,且所述一个或多个反相液相色谱柱与所述超临界流体色谱柱的连通切断,
上述工作通路通过第一、第二多通阀组的切换进行转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仪器为质谱检测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工作通路中,所述第一、第二多通阀组之间还具有背压控制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剂选自醇类物质、腈类物质或它们的水溶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维色谱系统中的超临界流体色谱柱以及一个或多个反相液相色谱柱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多通阀组进行连接或连接的切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临界流体色谱柱中:
固定相选自极性基团改性的硅胶,所述极性基团选自羟基、氨基或氰基;
流动相包括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相液相色谱柱中:
固定相选自疏水基团改性的硅胶,所述疏水基团选自烃基;
流动相为极性有机溶剂或其水溶液。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将所述超临界流体色谱柱置于柱温箱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具有前处理色谱柱,用于分离待测样品中的蛋白成分。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脂溶性成分为脂溶性维生素。
11.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系统检测油脂或生物样品中的脂溶性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连通第一工作通路,待测样品的非极性物质在超临界流体色谱柱中被洗脱,弱极性物质被超临界流体色谱柱的固定相所保留,保留时间后所述弱极性物质被输送到检测仪器检测。
12.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系统检测油脂或生物样品中的脂溶性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连通第一工作通路,待测样品的非极性物质在超临界流体色谱柱中被洗脱,弱极性物质被超临界流体色谱柱的固定相保留后切换至第二工作通路,进而,被所述超临界流体色谱柱保留的弱极性物质仅在所述改性剂的作用下被输送到反相液相色谱柱中,并在该反相液相色谱柱中去除从超临界流体色谱柱中流出的超临界流动相,然后所述系统切换至第三工作通路,并进行弱极性物质的分离和检测。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维色谱系统包括一个反相液相色谱柱,被所述超临界流体色谱柱保留的弱极性物质仅在所述改性剂的作用下被输送到所述反相液相色谱柱中,并在该反相液相色谱柱中去除从超临界流体色谱柱中流出的超临界流动相,然后,所述弱极性物质在该反相液相色谱柱中进行成分的分离。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维色谱系统中包括两个反相液相色谱柱,其中,被所述超临界流体色谱柱保留的弱极性物质仅在所述改性剂的作用下被输送到第一反相液相色谱柱中,并在该反相液相色谱柱中去除从超临界流体色谱柱中流出的超临界流动相,
然后,弱极性物质被输送到第二反相液相色谱柱中,进行成分的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778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