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T型沸石分子筛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68204.3 | 申请日: | 2019-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96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华;路颖;贺高红;鲁金明;张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71/02 | 分类号: | B01D71/02;B01D67/00;B01D61/36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赵淑梅;李馨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型沸石 分子筛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T型沸石分子筛膜的方法,即凝胶转化法制备T型沸石分子筛膜。将载体涂晶后再润湿晾干,将一定配比凝胶合成液涂覆在载体表面,高温晶化,获得性能优异的T型沸石分子筛膜。该膜进行异丙醇/水,乙醇/水分离时,分离性能优异,并具有良好的时间依存性。本发明实验设备简单、操作方便,重复性高、节约原料,体现绿色化学的理念,具有重要的工业推广及实际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膜分离材料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沸石分子筛膜的制备和应用,特别是T型沸石分子膜的凝胶转化法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渗透蒸发膜分离技术进行有机溶剂脱水,可代替蒸馏、萃取、吸收等传统分离方法,能够以低能耗获得高质量的产品,达到常规方法很难或无法实现的分离要求,尤其在分离共沸混合物、近沸混合物和热敏化合物或低浓度组分混合物等方面拥有很大优势。与传统的精馏方式等相比,渗透蒸发膜装置具有以下优点:运行能耗低,分离效率高,过程简单,占地小,操作方便,不引入第三组分,产品纯度高,品质稳定,过程绿色无污染等优点,因而具有巨大的工业化经济潜力。
渗透蒸发膜按材料分为渗透蒸发有机膜和渗透蒸发无机膜。与有机膜相比,无机膜具有热化学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设备易损件少,维修费用低,膜组件更换方便,膜通量高、分离系数大、无溶胀、耐溶剂腐蚀等诸多优点,成为渗透蒸发首选的膜材料。渗透蒸发无机膜采用分子筛作为膜层材料(核心分离膜层),利用其规则的孔道结构实现不同组分间分子尺寸级别的分离。
T型沸石是由毛沸石和菱钾沸石交互生长而成的共生晶体,毛沸石和菱钾沸石的骨架结构不同但密切相关,两种沸石相互作用使T型沸石的孔径为0.36nm×0.51nm。T型沸石膜具有中等硅铝比,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和耐酸性,在分离水有机溶液中表现出良好的渗透汽化性能。
沸石分子筛膜的合成方法主要有原位水热合成法、二次生长法、微波合成法、凝胶转化法等。近年来专利和文献报道的T型分子筛沸石膜的合成方法采用二次生长法(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2017,5(34):17828-17832)或微波辅助二次生长法合成法(MicroporousMesoporous Materials,2009,124(1):117-122),而采用凝胶转化法合成T型沸石分子筛膜在国内外至今没有报道。二次生长法或微波合成法均属于水热合成法,所用合成液量多,晶化成膜后釜底物质废弃;而传统的凝胶转化法是在载体表面涂覆一层凝胶层,所需合成液量少,再将其放入盛有有机模板剂或水的反应釜中,加热到一定温度使其汽化,凝胶层在蒸汽的作用下发生晶化,形成沸石分子筛膜层。由于这种方法会增加有机模板剂的稳定性,但需要所产生的蒸汽进入凝胶层内部,会使膜层产生裂缝,很难制备出缺陷少的沸石分子筛膜,因此对该方法未应用于制备无需添加有机模板剂的T型沸石分子筛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T型沸石分子筛膜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首先使载体经过润湿过程,然后在晾干的载体表面涂覆一层由沸石分子筛合成原料制备的凝胶层,晶化成膜,凝胶层在蒸汽的作用下形成沸石分子筛膜层。此方法在廉价的大孔载体上预涂晶种层,采用凝胶转化法制备出的T型沸石分子筛膜的分离性能优异,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该方法重复性高、有效节约溶剂、膜性能高。
本发明所涉及的T型沸石分子筛膜凝胶转化法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一种T型沸石分子筛膜的制备方法,采用凝胶转化法,在多孔载体表面依次涂覆晶种液获得晶种层、涂覆凝胶液获得凝胶层;然后将所述载体晶化处理后得到所述的T型沸石分子筛膜;所述多孔载体在经涂覆晶种层后,先经水或凝胶液(稀释30倍以上的)浸渍后再涂覆凝胶液获得凝胶层。
所述凝胶液由硅源、铝源、氟盐和碱液组成。
所述硅源为硅溶胶;所述铝源为偏铝酸钠;所述氟盐为氟化钠和氟化钾;所述碱液为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
所述凝胶液的制备是将铝源、氟盐、硅源加入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的混合碱液中,陈化10~50小时获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82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