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桩双生产线循环流水产线及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68371.8 | 申请日: | 2019-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866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邹文岗;章杰春;刘河青;杨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羊城管桩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5/00 | 分类号: | B28B15/00;B28B21/62;B28B21/30;B28B11/24 |
代理公司: | 广州蓝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52 | 代理人: | 陈梓赫;张盛楚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生 循环 流水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管桩双生产线循环流水产线及生产方法,包括第一布料区,所述第一布料区端部一侧设置有第一张拉区,所述第一模架、第一布料区、第一张拉区、第一离心区和第一蒸养区构成第一生产线,所述第二模架、第二布料区、第二张拉区、第二离心区和第二蒸养区构成第二生产线,本发明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简化了工艺流程,同时通过布料工艺的特点,能将管模位置进行移动,反方向回流生产,两条生产线就衔接起来,形成两条生产线的循环利用管模,不需要增加设备,投资低,不需要中转张拉装置,劳动强度更低,生产效率更高,解决了现有管桩厂生产需要对管模进行吊运转向,进而容易出现事故和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桩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管桩双生产线循环流水产线及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管桩厂是生产管桩的工厂,现有的管桩厂生产线工艺流程常用的有以下三种工艺流程,第一种传统的横向或者纵向工艺流程,存在倒流水作业或者行车交叉作业的现象,安全隐患大,其中单跨横向工艺流程管模需要从拆模场返回布料场,跨过人员操作区域,危险,双跨横向工艺流程,需要中转管模到第二跨车间拆模,增加起吊次数,效率较低,而纵向工艺流程管模起吊不稳定,离心机离心时候,管模螺栓松脱飞打行车驾驶室,存在安全隐患;第二种管模链条机传送工艺流程,管模依靠链条机传送,投资大,维护费用高,占用场地大,一旦链条机故障,会造成全线停产,等待维修;第三种泵送布料工艺流程是先合模后布料,管桩混凝土强度不稳定,管桩内在质量较弱,投资大,维护维修费用相当大,所以人们急需管桩双生产线循环流水产线及生产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管桩双生产线循环流水产线及生产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管桩双生产线循环流水产线,包括第一布料区,所述第一布料区端部一侧设置有第一张拉区,所述第一张拉区一侧设置有第一离心区,所述第一离心区一侧设置有第一蒸养区,所述第一蒸养区一侧设置有拆装区,位于所述第一蒸养区一侧的拆装区一侧设置有第二模架区,所述第二模架区一侧设置有第二布料区,所述第二布料区端部一侧设置有第二张拉区,所述第二张拉区一侧设置有第二离心区,所述第二离心区一侧设置有第二蒸养区,所述第二蒸养区一侧设置有拆装区,位于所述第二蒸养区一侧设置的拆装区一侧设置有第一模架区;
所述第一模架区、第一布料区、第一张拉区、第一离心区和第一蒸养区构成第一生产线,所述第二模架区、第二布料区、第二张拉区、第二离心区和第二蒸养区构成第二生产线。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布料区和第二布料区两侧均设置有搅拌篓,两个所述拆装区一侧均设置有织笼区,所述织笼区一侧设置有裙板加工区,所述织笼区放置有若干切筋机、墩头机和钢筋笼滚焊机;
所述第一布料区和第二布料区内部均设置有五条布料线,所述第一张拉区和第二张拉区内部均设置有两台悬挂张拉机,所述第一离心区与第二离心区内部具设置有七台离心机,所述第一蒸养区和第二蒸养区内部均设置有十一个蒸养池,所述第一模架区到第一布料区与第二布料区之间上方和第二模架区到第一布料区与第二布料区之间上方均设置有桥式吊机。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拆装区另一侧均设置有通风组件,所述通风组件包括滑轨、滑块、安装板和轴流风机;
所述拆装区另一侧设置有若干滑轨,所述滑轨中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顶端通过安装板安装有轴流风机,所述轴流风机输入端与市电输出端电性连接;
所述通风组件的空气流向为一个拆装区一侧的织笼区流入拆装区,并从该拆装区流向第一蒸养区或第二蒸养区,最后排出。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蒸养区和第二蒸养区的池壁内部均开设有储水腔室,所述储水腔室底端安装有排水管口,所述排水管口底端与第一蒸养区和第二蒸养区的蒸发室连通,所述储水腔室一侧表面顶部和底部均贯穿开设有槽口,位于所述储水腔室底部的槽口与排水管口顶部均安装有电磁阀,位于所述储水腔室底部的槽口内部安装有电动喷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羊城管桩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羊城管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83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