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强系统抗干扰能力的并网逆变器谐振抑制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68720.6 | 申请日: | 2019-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861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孙鹏菊;薛统宇;王林;李强;杜雄;罗全明;周雒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01 | 分类号: | H02J3/01;H02J3/38;H02M7/48;H02M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武君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并网逆变器 谐振抑制 抗干扰能力 并网电流 调制信号 前馈 产生控制信号 控制复杂度 背景谐波 电容电流 电网电压 控制效果 相关信号 谐振峰 采集 电网 反馈 环节 | ||
1.一种增强系统抗干扰能力的并网逆变器谐振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采集公共耦合点处电压、电流以及LCL滤波器的电容电流;
S2:将采集到的公共耦合点电压相位与给定的电流参考值相乘,得到并网电流的给定参考信号;
S3:将采集到的公共耦合点处的电流通过一个反馈环节得到并网电流反馈信号;
S4:将所述并网电流反馈信号与给定参考信号进行比较,得到误差信号;
S5:通过电流调节器对所述误差信号进行调节,得到指令信号;
S6:将采集到的电容电流通过一个前馈环节得到电容电流前馈信号;
S7:将所述指令信号与电容电流前馈信号叠加,得到调制信号;
S8:将所述调制信号通过PWM调制环节产生控制信号,对并网逆变器的运行进行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系统抗干扰能力的并网逆变器谐振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并网电流反馈环节的表达式为:
其中s为拉普拉斯算子,L2、C为网侧滤波电感、滤波电容的参数取值,Rd为滤波电容支路串联阻尼电阻的参数取值,GLPF(s)为二阶低通滤波器传递函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强系统抗干扰能力的并网逆变器谐振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阶低通滤波器的表达式为:
其中,wc1为二阶低通滤波器环节的截止频率,取值为8000*2πrad/s。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系统抗干扰能力的并网逆变器谐振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所述电容电流前馈环节的表达式为:
其中,KPWM为PWM逆变环节的等效传递函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系统抗干扰能力的并网逆变器谐振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经电容电流前馈和并网电流反馈后的系统环路增益为:
其中,L1为逆变器侧滤波电感的参数取值,GC(s)为电流调节器的传递函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增强系统抗干扰能力的并网逆变器谐振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调节器的传递函数为:
其中,Kp为电流调节器中的比例环节,取值为4.5;Kr为电流调节器中的谐振环节,取值为65;基波角频率ω0=2πf0;ωr为-3dB要求的谐振相带宽,可有效提高PR调节器对于电网频率变化的适应能力,ωr取2πrad/s。
7.一种增强系统抗干扰能力的并网逆变器谐振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公共耦合点处电压、电流以及LCL滤波器的电容电流;
并网电流基准采集单元:用于将采集到的公共耦合点电压相位与给定的电流参考值相乘,得到并网电流的给定参考信号;
并网电流反馈环节:用于将采集到的公共耦合点处的电流进行处理,得到并网电流反馈信号;
并网电流比较单元:用于将并网电流反馈信号与给定参考信号进行比较,得到误差信号;
电流调节器:对所述误差信号进行调节,得到指令信号;
电容电流前馈环节:将采集到的电容电流通过该环节,得到电容电流前馈信号;
调制信号控制单元:用于将电流调节器的指令信号与电容电流前馈信号叠加,得到调制信号;
PWM单元:将所述调制信号进行PWM调制,产生控制信号,实现对并网逆变器的运行进行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872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