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Al@MnO2 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68889.1 | 申请日: | 2019-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727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邢宏龙;刘航;王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3/00 | 分类号: | C09K3/00;C01G45/02;B82Y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2320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al mno base sub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l@MnO2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通过简单的一步化学法合成了Al@MnO2复合材料,MnO2纳米颗粒均匀分布在Al片的表面。本发明采用简单的一步水热法,不加表面活性剂,也不采用复杂的仪器避免了传统的金属蒸汽、球磨等方法,污染小,反应易控制,可广泛应用于工业化生产。采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测试复合材料的微波吸收参数,通过经典的同轴线理论计算复合材料的微波反射损耗。采用双波段发射率测量仪测试其红外隐身性能。结果表明,Al@MnO2复合的微波吸收材料具有优异的微波吸收性能和红外隐身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Al@MnO2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微波和红外辐射都属于电磁波,但是它们属于不同的波段,因此微波和红外辐射拥有不同的物理性质。雷达探测器的工作原理是:目标物体表面产生的反射波被雷达接收。红外探测器的工作原理是:目标物体自身辐射出的能量被探测器接受。因为两者探测原理的截然相反,导致微波与红外辐射机理也不同。微波隐身要求材料的特性是高吸收、低反射,而低红外辐射要求材料的特性是高反射、低发射,因此微波红外兼容隐身材料的材料比较少。
但是好在两者所属的波段的不同,一般研究微波频率处于2-18GHz,而红外波段处于8-14μm,使研究微波红外兼容隐身材料成为可能。
片状Al粉具由于其很低的红外发射率,被广泛应用在低红外辐射材料上。而半导体氧化物MnO2的催化和电化学性能、离子交换等性能都十分优异,因此,是一种非常好的介电材料,吸波性能很好。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Al@MnO2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采用简单的一步化学反应制备了Al@MnO2复合材料,该材料兼容微波吸收和低红外辐射性能。
本发明提出的Al@MnO2复合材料中的MnO2纳米颗粒均匀分布在Al粉的表面。
本发明提出的Al@MnO2复合材料制备的方法步骤如下:
S1:Al粉的预处理:在容器中加入Al粉,再加入丙酮反应。待反应结束后,抽滤,洗涤,真空干燥,得到表面纯净的Al粉;
S2:Al@MnO2复合材料的合成:将所述S1中处理后的Al粉、蒸馏水加入到容器中,在磁力搅拌下将KMnO4缓慢加入容器中,当溶液的紫色完全褪色时立即抽滤,用蒸馏水和无水乙醇洗涤3-5次,对洗涤后的产物真空干燥,即得 Al@MnO2复合材料。
优选地,所述S1中Al粉和丙酮的质量体积比为2-5g:150ml。
优选地,所述S1中的反应条件为:温度20-25℃,时间20-28h。
优选地,所述S1中真空干燥的条件为:真空度0.06-0.085MPa,温度50-70℃,时间20-28h。
优选地,所述S2中铝粉、高锰酸钾和去离子水的质量体积比为(0.3-0.7)g: (0.1-0.5)g:60ml。
优选地,所述S2中磁力搅拌的条件为:转速500-1000r/min,温度20-25℃,时间3-7min。
优选地,所述S2中真空干燥的条件为:真空度0.06-0.085Mpa,温度50-70℃,时间20-28h。
本发明提出的Al@MnO2复合材料在吸波材料中的应用。
作用机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88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