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理大采高工作面冒顶片帮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69274.0 | 申请日: | 2019-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065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崔峰;雷照源;来兴平;单鹏飞;杨彦斌;曹建涛;许慧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20/00 | 分类号: | E21D20/00;E21D20/02;E21F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蔡奂 |
地址: | 7100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理 大采高 工作面 冒顶 方法 | ||
1.一种治理大采高工作面冒顶片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分顶板结构、确定产生矿压的主要原因;
步骤2、在冒顶区域进去充填和锚索施工;
步骤3、于煤壁、顶板进行加固,进行力的传播途径的控制;
所述步骤1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覆岩结构确定;分析工作面埋深、开采煤层上覆岩层岩性、普世系数(
通过围岩覆岩赋存情况,据关键层理论硬岩层判别公式,如公式1所示:
(1);
公式(1)中:
大采高工作面直接顶厚度为煤厚的2-4倍,确定工作面顶板类型;再确定直接顶是否为关键层,进而确定出顶板特性;
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立体锚索—注浆联合控顶;
漏顶、片帮后的矿压显现工作面前部留有大量岩块、煤块;工作面上部顶板产生离层;顶板出现断裂-回转的运动状态;支架低头、倒架现象严重,先实施锚索固定顶板,再通过充填充满采空区,防止支架运动中顶板冒落;最后加固煤墙、顶板,使其成为完整状态,进而形成立体锚索—注浆联合控顶;
所述步骤3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冒顶区域充填、锚索施工后,在漏顶区域进行顶板的加固,在煤墙及冒落顶板进行加固,根据塑性区为注浆加固步距,最短加固水平直线距离为5m,实行采后注,实现控顶先控帮,实行煤壁、顶板加固,在破碎位置的排距为1.75m;其余位置为5.25m;
工作面冒顶区域充填和锚索施工进行协同施工,充填是阻止顶板继续冒落,锚索施工是将细砂岩、粉砂岩形成对拉,缓解岩层分离,控制围岩稳定性,防止顶板运动,保证充填效果;
冒顶区域充填:近工作面上部冒顶区域垂直深入注浆孔,采用型号为玛丽散MP902进行重填,在冒顶区域以每3架为注浆孔为间距,采用12.5Mpa注浆泵进行充填,直至充满为止,采用泵的数量根据工作面冒顶区域长度而定;以整个工作面直接顶顶板为防空目标,以每台支架架宽为排距1.75m,两锚索固定端间距为1m,进行锚索施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927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整体式换向阀组
- 下一篇:一种锚杆钻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