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旋涡发生器流动控制方式的平屋盖屋抗风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69326.4 | 申请日: | 2019-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851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辛大波;张洪福;邓晓龙;杨兆瀚;侯晓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7/02 | 分类号: | E04B7/02;E04B1/9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高媛 |
地址: | 15004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展向 屋盖 旋涡发生器 涡旋发生器 流动控制 风荷载 抗风 中心线两侧 安装方便 不稳定性 对称布置 负压区域 间隔设置 建筑屋盖 控制手段 涡发生器 旋涡脱落 主导风向 大尺度 对流场 普适性 扰动源 尾流区 迎风面 有效地 扰动 风速 减小 尾流 优化 三维 迎风 削弱 节约 | ||
1.一种基于旋涡发生器流动控制方式的平屋盖屋抗风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当地主导风向及风速并结合屋盖截面尺寸,选择涡发生器不同展向安装间距l;
步骤二、在迎风面中心线两侧对称布置旋涡发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旋涡发生器流动控制方式的平屋盖屋抗风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间距l求解的具体步骤如下:通过风洞试验或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得到不同展向间距安装旋涡发生器时屋盖的升力,然后寻找脉动升力最小的展向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旋涡发生器流动控制方式的平屋盖屋抗风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力通过测力传感器直接测量屋盖模型的气动力得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旋涡发生器流动控制方式的平屋盖屋抗风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旋发生器位置宜选择在迎风面顶端靠近屋盖转角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基于旋涡发生器流动控制方式的平屋盖屋抗风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涡发生器自身参数如下:
a、涡旋发生器高度h应不大于平屋盖沿着风展向尺寸的1/6;
b、旋涡发生器对前缘展向间距la与旋涡发生器对后缘展向间距lb应足够大保证顺向涡之间互不干扰;
c、旋涡发生器的单元与来流风夹角应在15~23°,据此得到旋涡发生器弦长lc。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旋涡发生器流动控制方式的平屋盖屋抗风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涡发生器对前缘展向间距la与旋涡发生器对后缘展向间距lb的具体要求如下:首先以平板作为旋涡发生器的载体,然后通过数值模拟获取旋涡发生器后方的涡形态,根据涡形态判别la与lb是否合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林业大学,未经东北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932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悬挑桁架空间结构体系
- 下一篇:具有内嵌式网壳的网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