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平面模块化气动人工肌肉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69535.9 | 申请日: | 2019-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164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彬;解迪生;左思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9/14 | 分类号: | B25J9/1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任岩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面 模块化 气动 人工 肌肉 | ||
1.一种平面模块化气动人工肌肉,其为单作用类型正压气动人工肌肉,包含多个单作用气动人工肌肉模块,每个所述单作用气动人工肌肉模块,包括:
内气缸组,包含多个薄膜气缸,所述薄膜气缸,包括:
框架(1),在对应的端面设置有内凹结构;
薄膜(2),对应所述内凹结构设置,其与内凹结构的表面间隔预定距离形成薄型气腔;
气缸杆(3),设置于所述薄膜(2)上,所述气缸杆(3)有中空气路通道,与所述薄型气腔相通;
拉动带,与所述气缸杆(3)相连平行布置于所述内气缸组两侧,所述拉动带内包括与气缸杆(3)的气路通道相连通的内置气路;
限位带,设置于相邻的薄膜气缸之间,两端分别连接内气缸组两侧的拉动带,用于限制与限位带连接处的拉动带产生相对位移;以及
充气部,与所述拉动带相连,用于连接外置气源后为所述单作用气动人工肌肉模块充气。
2.一种平面模块化气动人工肌肉,其为双作用类型正压气动人工肌肉,包括多个双作用人工肌肉模块,每个所述双作用人工肌肉模块,包括:
内气缸组,包含多个薄膜气缸,所述薄膜气缸,包括:
框架(1),在对应的端面设置有内凹结构;
薄膜(2),对应所述内凹结构设置,其与内凹结构的表面间隔一定距离形成薄型气腔;
气缸杆(3),设置于所述薄膜(2)上,所述气缸杆(3)有中空气路通道,与所述薄型气腔相通;
拉动带,与所述气缸杆(3)相连平行布置于所述内气缸组两侧,所述拉动带内包括与气缸杆(3)的气路通道相连通的内置气路;
外气缸组,设置于所述拉动带的外侧,包括多个外气缸,所述外气缸包括:
外气缸框架(4),一侧端面设置有内凹结构;
外气缸薄膜(5),对应所述外气缸框架(4)的内凹结构设置,其与内凹结构的表面间隔一定距离形成薄型气腔;以及
外气缸杆(6),设置于所述外气缸薄膜(5)上,所述外气缸杆(6)有中空气路通道,与所述薄型气腔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平面模块化气动人工肌肉,当从充气部充入压缩气体时,气体经气缸杆(3)内的气路通道进入所述薄型气腔,压力升高使薄膜(2)被顶起,带动所述气缸杆(3)向外动作产生输出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平面模块化气动人工肌肉,其制备方式包括:一体成型注塑、3D打印或MEMS。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平面模块化气动人工肌肉,所述充气部包括气管和充气带,所述充气带有中空气路与拉动带中内置气路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面模块化气动人工肌肉,所述外气缸组与所述内气缸组分别设置于所述拉动带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面模块化气动人工肌肉,同一拉动带两侧的外气缸杆(6)作用方向与气缸杆(3)作用方向相反。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面模块化气动人工肌肉,所述外气缸与内气缸间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面模块化气动人工肌肉,所述外气缸组表面具有贴合使用表面的性质。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面模块化气动人工肌肉,所述外气缸包括仅与拉动带连接侧设置有外气缸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953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行程的小型机械夹爪及其方法
- 下一篇:轨迹生成方法和轨迹生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