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仔貂成活率的养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69570.0 | 申请日: | 2019-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379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荆丽珍;姜晓东;王晴;姜贞委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阳市畜牧兽医站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A23K10/28;A23K50/80 |
代理公司: | 北京惠智天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81 | 代理人: | 袁瑞红 |
地址: | 265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成活率 养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仔貂成活率的养殖方法,该方法根据不同时间段对哺乳期的母貂以及仔貂的饲料配比进行改变,将喂养方式精细化,提高仔貂的成活率。通过控制母貂的喂养(逐渐提高精细饲料的比例)提高仔貂的抵抗力,增加乳汁的分泌;在仔貂断奶后分阶段逐渐提高粗粮的含量,并且加入中草药成分,提高抵抗力,减少肠道疾病以及传染性疾病的发生,进而提高其成活率。本发明的饲喂方法合理,饲料配方科学,绿色环保,通过在饲养管理中不断摸索和试验,确定了合适的饲料配比和最佳的饲喂方法,母貂不掉膘,仔貂消化吸收好,日增重提高,抗病能力增强,能够有效的减少仔貂“黄脂肪病”等病害的发生,提高其成活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貂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仔貂成活率的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水貂属于小型珍贵毛皮动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水貂养殖已成为我国畜牧业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民致富的有效途径。但我国水貂养殖大多采用鲜贴料饲喂,主要为自配料。中小型养殖场(户)没有专业技术人员,缺乏饲料营养知识,饲料配方设计和饲料配制技术水平低,也不具备饲料质量检测和控制能力,加工设备简陋,工艺落后,生产的自配料质量难以满足水貂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
现有的水貂养殖技术,不系统,不规范,现今水貂的饲养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喂养水貂用的饲料营养标准不一,对水貂不同时期所需的营养物质的量不能很好的供给,降低了水貂的皮毛品质;
(2)对饲料营养及加工的初级化理解使饲料不能够得到很好的吸收和利用,增加了排泄物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3)原料的来源及品质控制很难把握,每年大型的规模化饲养场也存在由于原料品质问题出现的水貂大量死亡;
(4)原有的饲养模式制约着水貂的规模化发展,在使用鲜料的时候,在生长期每个饲养员可管养的水貂头数最多为800-1000只,今年的用工人员短缺及用工费用的增加正在制约着水貂养殖规模的发展,越是大型的养殖场表现的越明显。
并且,关于水貂生长期、繁殖期以及育成期的饲料已有相关资料公开,比如:
公开号为CN104855688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水貂生长期补充饲料,可提高水貂生长速度,促进毛囊发育,增加毛绒密度,提高毛皮质量等级。
公开号为CN105104845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水貂繁殖期补充饲料,通过营养平衡技术,可提高水貂对能量、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率,增强水貂免疫力和抗病力,改善公貂的配种能力,促进母貂发情,提高配种成功率、母貂窝产仔数和成活率。
公开号为CN103875996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提高育成期水貂生长速度与饲料利用率的预混合饲料,可能够促进水貂体组织和毛皮生长;促进动物毛发和组织合成的同时,节省含硫氨基酸;促进水貂消化道内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改善水貂胃肠道微生态环境;促进育成期水貂生长发育。
但是关于仔貂的养殖技术没有详细的报道。目前,在仔貂养殖过程中,存在弱胎的死亡率高的危险,吃不到初乳3日龄就会死亡;无食欲吸吮力下降、生命力减弱的仔貂3-5日龄死亡;7日龄内是仔貂的死亡高峰期,最高可达75%。并且每个养貂场仔貂都有不明原因的死亡,而且数量较多,最高的死亡率达73%,最少的死亡率在15%左右。因此如何降低仔貂的死亡率十分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仔貂成活率的养殖方法,该方法详细具体,将喂养方式精细化,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将饲料配比进行改变,提高仔貂的成活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提高仔貂成活率的养殖方法,具体如下:
(1)、产前两周母貂的养殖:产前两周母貂喂第一复合饲料,其中,基本饲料占所述第一复合饲料重量的71-80%,余量为精细饲料,日喂2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阳市畜牧兽医站,未经海阳市畜牧兽医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95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