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脱导电线缆接头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70093.X | 申请日: | 2019-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347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刘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市节清科技有限公司;刘荣 |
主分类号: | H01R4/30 | 分类号: | H01R4/30;H01R4/50;H01R11/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1002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 线缆 接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脱导电线缆接头包括挤紧在导电外套内的左、右楔形块。本发明防脱导电线缆接头结构更合理、受力更强大,连接更牢固、使用更方便,可广泛运用于海、陆、空用电设备中的导线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电线缆的连接件结构,具体为一种防脱导电线缆接头。
优先权号(本人在先申请号):201720506553.3
背景技术:
电线电缆的连接方法有很多,如线搅线、铜管油压及子弹射击压缩方式、螺钉压线、外螺套推入楔子挤压结构、相互嵌套挤紧的导电内锥套和导电外锥套、开设有轴向收缩槽的导电锥形收缩套和导电接线耳或导电接线套配合挤紧方式、两个相对而置的导电锥形收缩套于导电接线耳或导电接线套的套孔内相互挤紧锁紧线芯、采用螺母或螺栓强压挤紧导电锥体的接线形式等。
基于结构上的设计缺陷,上述各种电线电缆连接件或多或少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方便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等方面还不尽如人意。
发明内容:
本类型——防脱导电线缆接头,其技术方案包括左、右楔形块和导电外套,为了使其中一楔形块事先固定在导电外套内,特以锁紧螺钉连接二者,故而设为导电外套中层与楔形块连体互动,所述导电外套横截面的上、下平面与左、右弧面连接,所述导电外套的上平面开设有让线缆芯进入的轴向线芯进入槽,所述线芯进入槽一侧的导电外套套体向另一侧套体上方斜向延伸(高度大于线缆芯的线径),以挂入线缆芯延伸部位的套体与下方套体之间通过前锁紧螺钉连接而锁紧导电外套;
1、左、右楔形块(4)反向对称,所述左、右楔形块(4)的小头端分别于导电外套前、后两端的左侧和右侧进入并通过相对的楔形面相互挤压而将左、右线缆芯(8)挤紧在导电外套的左、右弧面上,对应于锁紧螺钉(3)的楔形块(4),其大头端顶部开设有左、右方向的导向槽(5),挤紧前,该楔形块先置于导电外套(1)内的挤紧位置,与导向槽对位的锁紧螺钉(3)下沉穿入套体并伸入导向槽(5)内,挤紧时敲击另一楔形块(4)的大头端或于另一楔形块(4)的小头端通过贯穿楔形块(4)的拉紧螺栓(7)拉紧该楔形块(4),对于敲击挤紧的左、右楔形块(4),两者相对的楔形面上可以设有相互卡扣防止脱落松动的三角齿。
2、左、右楔形块,其楔形块(4)大头端部设有左右方向的导向槽(5)并以锁紧螺钉(3)连锁、于导电套体(1)中层或底层穿孔对应于楔形块(4)的导向槽(5),并让出导电套体的线缆芯进入槽(2),以调节楔形块(4)在导电套体内的自由行程,以利开始进入线缆芯(8),有稳定楔形块(4),而留出线缆芯进入槽(2)通道(2)。对称设于导电外套(1)内且两者之间设有拉紧螺杆(7),所述拉紧螺杆(7)的拉紧方向为从左、右楔形块(4)的小头端向大头端,左、右楔形块(4)的小头端之间嵌入有穿设在拉紧螺杆(7)上的锥形挤压块(9),所述锥形挤压块(9)在拉紧螺杆(7)的作用下左、右扩张左、右楔形块(4)的小头端而将左、右线缆芯(8)挤紧在导电外套(1)的左、右弧面上。
3、左、右对称的楔形块(4)设于导电外套(1)内且两者之间设有膨胀螺钉杆(10),所述膨胀螺钉杆(10)的拉紧方向为从左、右楔形块(4)的小头端向大头端,膨胀螺钉杆(10)的尾部膨胀块嵌入左、右楔形块(4)的小头端之间,所述膨胀块在拉紧螺杆(7)的作用下左、右扩张左、右楔形块(4)的小头端而将左、右线缆芯(8)挤紧在导电外套(1)的左、右弧面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柱形收缩套的结构简单、加工制作方便、夹持线缆芯稳固。
2、本发明各种防脱导电线缆接头、结构更合理、受力更强大,连接更牢固、使用更方便,可广泛运用于海、陆、空用电设备中的导线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防脱导电线缆接头第1种实施方式的零部件对位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市节清科技有限公司;刘荣,未经桂林市节清科技有限公司;刘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700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