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适形性距骨上端仿生耐固接距骨替换件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70194.7 | 申请日: | 2019-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133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徐永清;李川;李军;卜鹏飞;徐昕明;董自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2/42 | 分类号: | A61F2/42;A61F2/30 |
代理公司: | 昆明知道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企业) 53116 | 代理人: | 姜开侠;姜开远 |
地址: | 650032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距骨 替换件 人体生物力学 结合面 上端 高适形 关节面 固接 关节 临床适用性 机械配合 联接结构 连接结构 倾斜固定 术后功能 固定翼 弧形面 截骨面 内表面 适形性 断骨 基板 恢复 配合 安全 开发 | ||
1.一种高适形性距骨上端仿生耐固接距骨替换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距骨替换件之外表面为距骨关节面(1),内表面为距骨结合面(2),所述的距骨关节面(1)系按人体生物力学设计之弧形面,所述的距骨结合面(2)设置有与距骨截骨面结合的联接结构,包括基板、倾斜固定棒(3)和固定翼(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适形性距骨上端仿生耐固接距骨替换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距骨关节面(1)之弧形面为前后呈弧形面,且前后之纵向设置“V”形圆弧槽(5),与胫骨-距骨间仿生配合关节之“V”形鳍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适形性距骨上端仿生耐固接距骨替换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距骨关节面(1)之“V”形圆弧槽(5)两侧分别设置双曲弧形面,即整体呈纵向圆弧形,横向也呈外展的圆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适形性距骨上端仿生耐固接距骨替换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V”形槽(5)纵向也呈弧形,其弧顶朝上,其圆弧半径为100~300mm。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高适形性胫骨-距骨仿生配合整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V”形槽(5)横向呈弧形,且弧顶朝向外侧,弧顶之圆弧半径为20~70mm;所述的“V”形圆弧槽之展翼呈内侧向外侧弯曲的曲线,曲率半径为20~50c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适形性胫骨-距骨仿生配合整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距骨结合面(2)设置倾斜固定棒(3),倾斜角度为30~60°,直径为10~1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适形性胫骨-距骨仿生配合整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固定棒(3)向两侧延伸出的翼状固定翼,两翼之间的夹角为30~120°;所述倾斜固定棒(3)长度为10~3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适形性距骨上端仿生耐固接距骨替换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距骨结合面(2)由三个平面组合构成,即主平面和两个侧翼平面,所述侧翼平面与主平面之间侧视呈100~150°夹角。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适形性距骨上端仿生耐固接距骨替换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距骨结合面(2)基板之表面、倾斜固定棒(3)与固定翼(4)均为微孔结构设计,且表面设置纯钛涂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适形性距骨上端仿生耐固接距骨替换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距骨关节面(1)表面设置纯钛涂层,且经过抛光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7019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