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消化道取异物用切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70278.0 | 申请日: | 2019-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848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熊志勇;杨梅;吴宏博;刘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8/20 | 分类号: | A61B18/20 |
代理公司: |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1 | 代理人: | 谭科学 |
地址: | 400038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化道 异物 切割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化道取异物用切割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括激光发生器、激光切割头和切割驱动器,所述激光切割头一体设置在所述激光发生器一侧的下方,所述切割驱动器一端与激光发生器的另一侧固定,另一端延伸出体外,还包括顶部保护罩和底部保护槽,所述顶部保护罩包括可旋转设置在所述激光发生器的壳体,所述底部保护槽包括接收槽,还包括对接收槽进行行走驱动的接收驱动器,还包括扩张装置。本发明通过激光对异物进行切割,并用顶部保护罩和底部保护槽对激光进行遮挡和碎粒回收,保证了切割的安全性和消化道的无污染;通过切割驱动器和接收驱动器确保在消化道内对异物的全长进行切割,减小异物宽度,提高通过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消化道取异物的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少数消化道异物需要手术取出。但在取出的过程中,由于其体积或宽度过大,可能对消化道造成二次伤害。特别是一些尖锐的金属,如铁片、刀片等,有较高的强度,不会变形,在曲折的胃肠道内移动时,可能对消化道造成极其严重的创伤。
因此,设计一款对异物进行切割的装置,以减小异物尺寸,提高通过性,降低对消化道的损伤是急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化道取异物用切割装置,对异物进行切割,以减小异物尺寸,提高通过性,以解决现有技术由于异物尺寸过大可能对消化道造成二次伤害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消化道取异物用切割装置,包括激光发生器、激光切割头和切割驱动器,所述激光切割头一体设置在所述激光发生器一侧的下方,所述切割驱动器一端与激光发生器的另一侧固定,另一端延伸出体外,所述激光发生器通过设置在所述切割驱动器内的导线与外部电源连通,
还包括顶部保护罩和底部保护槽,所述顶部保护罩包括可旋转设置在所述激光发生器顶部上对切割光源进行遮挡的壳体,所述底部保护槽包括设置在激光切割头下方对切割微粒进行回收的接收槽,
还包括对接收槽进行行走驱动的接收驱动器,所述接收驱动器一端与接收槽固定,另一端延伸出体外设置,
还包括扩张装置,所述扩张装置包括网体、网体驱动器和网体限形器,所述网体包括多个成圆周分布的网体筋条和连接在网体筋条之间的网膜,所述网体筋条采用记忆材料制成,其一端沿网体的径向方向往外折弯并定型成Z字形,使网体为一端大一端小的台阶体,所述网体驱动器与台阶体的小端固定,所述网体限形器设置有用于对台阶体的大端进行限形的限形孔,
所述网体驱动器为一中空管体,所述激光发生器、激光切割头、切割驱动器、顶部保护罩、底部保护槽和接收驱动器设置在所述网体驱动器的内孔内。
进一步,所述网膜为包括内层为高弹性聚乙稀纤维和外层为塑料膜的双层结构。
进一步,所述壳体通过旋转电机可旋转固定在激光发生器上。
进一步,还包括一致驱动器,所述一致驱动器包括设置在网体驱动器内的固定座和驱动杆,所述固定座的一端与切割驱动器和接收驱动器固定,另一端与驱动杆的一端固定,驱动杆的另一端向体外延伸设置。
进一步,还包括设置在固定座与激光发生器之间的导向座,所述导向座的外部与网体驱动器的内壁固定,其上分别设置有与切割驱动器和接收驱动器外形相匹配的导向孔。
进一步,所述壳体和接收槽的内表面均设置有一层激光防护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702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