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蒜叶枯病抗性鉴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70298.8 | 申请日: | 2019-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176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赵永强;杨峰;樊继德;陆信娟;刘灿玉;张碧薇;杨艳;史新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C12Q1/18 | 分类号: | C12Q1/18;C12Q1/04;C12R1/645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21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蒜 叶枯病 抗性 鉴定 方法 | ||
1.一种大蒜叶枯病抗性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培养大蒜叶枯病菌,获得病原菌孢子并制备孢子悬浮液;
(2)挑选大小一致、无伤口、无病斑的待鉴定品种与对照品种的鳞芽,消毒处理后备用;
(3)病原菌接种:对待鉴定品种与对照品种的鳞芽进行穿刺接种,然后保湿培养;
(4)抗病性评价:培养结束后,将鳞芽取出,采用十字交叉法测量病斑直径并按照下式计算发病严重度:
严重度=待测大蒜病斑直径/对照品种病斑直径;
根据发病严重度对待测大蒜品种的叶枯病抗性进行评价:
抗病,严重度≤1.1;
中抗,1.1<严重度≤1.2;
感病,严重度>1.2;
步骤(2)中,所述对照品种为叶枯病抗性田间表现为抗病的品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孢子悬浮液的浓度为(0.8-1.0)×106个/m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病原菌的培养基选自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大蒜琼脂培养基、马铃薯胡萝卜琼脂培养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病原菌的培养基为马铃薯胡萝卜琼脂培养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对照品种为徐蒜6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消毒处理方法如下:用1%浓度的NaClO溶液浸泡2分钟后无菌水冲洗3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接种针的直径小于1mm;所述接种深度为3-5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每瓣鳞芽上穿刺2-3个互不交叉的接种点;多个接种点均位于鳞芽不同的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培养条件为20℃,相对湿度90%;所述培养时间为15-30天。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鳞芽的数量为每个品种不少于3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未经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7029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