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脱落脱硝烟囱上的橡胶内衬及其安装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70680.9 | 申请日: | 2019-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600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周明;金刚;沈建东;殷海刚;胡林福;吴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强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13/02 | 分类号: | F23J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2144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橡胶锥 橡胶内衬 烟囱 安装结构 脱硝 底部开口 顶部开口 口径 应用 防腐结构层 使用寿命 烟囱内壁 烟囱外壁 锥筒结构 搭接部 耐腐蚀 橡胶板 级联 内衬 筒壁 | ||
本发明一种应用于脱落脱硝烟囱上的橡胶内衬及其安装结构,所述橡胶内衬为由多个橡胶锥筒(1)级联构成的锥筒结构,橡胶锥筒(1)的顶部开口端口径小于底部开口端口径,且橡胶锥筒(1)的筒壁与水平面的夹角等于烟囱(101)的烟囱外壁与水平面的夹角,相邻两个橡胶锥筒(1)中,位于下方的橡胶锥筒(1)的顶部开口端插置于位于上方的橡胶锥筒(1)的底部开口端内后形成一圈搭接部。本发明一种应用于脱落脱硝烟囱上的橡胶内衬及其安装结构,橡胶板内衬安装在烟囱内壁上作为防腐结构层,从而极大的提高了烟囱的耐腐蚀能力,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施工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对烟囱内壁上的橡胶内衬进行施工的方法,属于橡胶防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燃煤电厂等应用场合,其排放的烟气需要在烟囱内进行脱硫脱硝处理以防止其对周边环境造成酸雨等污染;常规的脱硫脱硝方式为湿法处理,在烟囱内喷洒水雾与烟气中的硫酸根、硝酸根离子化合生成硫酸和硝酸,从而对烟囱内壁造成腐蚀,影响其设计寿命。为此,需要对烟囱内壁进行防腐保护处理,如今常规的防腐处理为在烟囱的内壁上安装钛金属板或陶瓷板或玻璃纤维板,对于钛金属板而言,其价格高昂且焊缝难以处理,容易在焊缝处发生严重腐蚀,进而影响其使用寿命,对于陶瓷板而言,其较脆,容易发生破裂,且在热胀冷缩的因素影响下,其易发生开裂,从而降低了使用寿命;对于玻璃纤维板而言,其重量较大,无疑对烟囱本体的承载力提出了考验,且玻璃纤维同样存在较脆易开裂的情况;为此,亟需一种能够克服上述问题的烟囱内衬防腐结构及其施工安装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应用于脱落脱硝烟囱上的橡胶内衬及其安装结构,橡胶板内衬安装在烟囱内壁上作为防腐结构层,从而极大的提高了烟囱的耐腐蚀能力,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应用于脱落脱硝烟囱上的橡胶内衬,所述橡胶内衬为由多个橡胶锥筒级联构成的锥筒结构,橡胶锥筒的顶部开口端口径小于底部开口端口径,且橡胶锥筒的筒壁与水平面的夹角等于烟囱的烟囱外壁与水平面的夹角,相邻两个橡胶锥筒中,位于下方的橡胶锥筒的顶部开口端插置于位于上方的橡胶锥筒的底部开口端内后形成一圈搭接部。
本发明一种应用于脱落脱硝烟囱上的橡胶内衬,连接螺钉穿过上述搭接部对上下相邻的橡胶锥筒进行连接紧固。
本发明一种应用于脱落脱硝烟囱上的橡胶内衬,防腐密封带)贴附于上述相邻橡胶锥筒的接缝处及连接螺钉上。
本发明一种应用于脱落脱硝烟囱上的橡胶内衬,橡胶锥筒为顶部开口端和底部开口端为圆形结构或多边形结构。
一种应用于脱落脱硝烟囱上的橡胶内衬的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包含有橡胶锥筒、连接螺钉、防腐密封带和连接环,多个橡胶锥筒级联构成的锥筒结构的橡胶内衬,橡胶锥筒的顶部开口端口径小于底部开口端口径,且橡胶锥筒的筒壁与水平面的夹角等于烟囱的烟囱外壁与水平面的夹角,相邻两个橡胶锥筒中,位于下方的橡胶锥筒的顶部开口端插置于位于上方的橡胶锥筒底部开口端内后形成一圈搭接部;烟囱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连接环,上述连接螺钉穿过相邻两层橡胶锥筒后插置于连接环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在烟囱内壁上贴附橡胶内衬实现防腐功能,极大的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并且将整个锥形结构的橡胶内衬分解成多个不同大小的锥形筒体进行上下级联安装,方便的安装施工;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将位于下方的橡胶锥筒的顶部开端口压合在位于上方的橡胶锥筒的底部开口端,从而使得连接坡口位于上方,避免上升的烟气对其造成侵蚀;进一步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应用于脱落脱硝烟囱上的橡胶内衬的安装结构的示意简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应用于脱落脱硝烟囱上的橡胶内衬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强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科强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706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截面导流装置及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环保锅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