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性能纤维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70818.5 | 申请日: | 2019-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391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邵跃骅;刘池伟;胡扬州;郭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阜阳大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1/02 | 分类号: | B32B21/02;B32B9/00;B32B9/04;B32B27/06;B32B21/12;B32B21/14;B32B33/00;B27D1/04;B27K3/02;B27K3/50;C08L97/02;C08L33/10;C08L27/18;C08L23/06 |
代理公司: |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9 | 代理人: | 徐国法 |
地址: | 2363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性能 纤维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纤维板,制备的板材具有优越的弯曲性能和冲击性能,力学性能较好。利用香樟木粉、白桦木粉和枫树木粉进行合理复配,使得纤维板尺寸密度均匀,协调性较好,利用葡萄糖醛酸内酯、对乙酰氨基酚、聚乙烯醇对木粉进行改性处理,使其含有多种活性基团,有利于与胶粘剂成分发生胶合作用,同时又促进其与改性玄武岩纤维的相容性,提升所得板材的力学性能;利用硅藻土、木薯粉对玄武岩纤维进行改性,在玄武岩表面形成多孔界面,促进玄武岩纤维与木材纤维和胶粘剂的相互作用,从而起到框架作用,显著提升所得板材的弯曲强度和冲击韧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纤维板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性能纤维板。
背景技术
纤维板是由木质纤维素纤维交织成型并利用其固有胶粘性能制成的人造板,是以木质纤维或其他植物素纤维为原料,施加胶粘剂后在热力和压力作用下胶合成的人造板。纤维板作为一种新型、高档环保的基材被欧美国家家具生产商所广泛采用,国内高档板式家具市场也开始大面积采用该种板材。但是现有的纤维板由于其力学性能的不足而限制了其更加广泛的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高性能纤维板。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性能纤维板,从上到下依次由上表层、中间层和下表层通过胶粘剂粘合压制而成,其中上表层和下表层为实木片材,中间层为改性填料颗粒,改性填料颗粒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改性木粉40-60,改性玄武岩纤维10-20,聚甲基丙烯酸酯粉5-10,聚四氟乙烯粉4-6,聚乙烯粉10-20,氧化铝3-6。
进一步的,所述改性填料颗粒制备方法为:将改性木粉与改性玄武岩纤维放入搅拌机中,以200-300rpm的速度混合20-30min,然后向其中加入聚甲基丙烯酸酯粉、聚四氟乙烯粉、聚乙烯粉、氧化铝,继续混合并加热至93-95℃,然后搅拌30-40min,造粒,冷却,即得改性填料颗粒;改性填料颗粒中加入聚甲基丙烯酸酯粉、聚四氟乙烯粉、聚乙烯粉、氧化铝,不仅提高了韧性,同时增强其致密性,进而提升其使用品质。
进一步的,所述改性木粉的制备方法为:取重量份计的10-20份香樟木粉、10-20份白桦木粉、15-20份枫树木粉过100-200μm筛,然后放入烘箱中,在30-40℃下烘烤40-60min,取出所得物,然后均匀喷洒改性液后,放回烘箱,以2-3℃/min的速率升温至50-60℃,继续烘烤60-80min,然后取出再次喷洒改性液并放回,以1-2℃/min的速率升温至90-100℃,烘烤30-40min,以3-5℃/min的速率降温至室温,放置5-10h,得改性木粉;利用香樟木粉、白桦木粉和枫树木粉进行合理复配,使得纤维板尺寸密度均匀,协调性较好,利用葡萄糖醛酸内酯、对乙酰氨基酚、聚乙烯醇对木粉进行改性处理,使其含有多种活性基团,有利于与胶粘剂成分发生胶合作用,同时又促进其与改性玄武岩纤维的相容性,提升所得板材的力学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改性玄武岩纤维的制备方法为:将以重量份计的10-20份玄武岩纤维放入焙烧炉中,在230-240℃下焙烧2-3h,然后放入球磨罐中,加入3-6份硅藻土、4-8份木薯粉,然后向其中加入去离子水,在70-90℃下球磨30-40min,然后向其中加入5-10份固含量为30-35%的聚丙烯酸乳液,继续球磨20-30min后,进行冷冻干燥,得到改性玄武岩纤维;利用硅藻土、木薯粉对玄武岩纤维进行改性,在玄武岩表面形成多孔界面,促进玄武岩纤维与木材纤维和胶粘剂的相互作用,从而起到框架作用,显著提升所得板材的弯曲强度和冲击韧性。
进一步的,所述改性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葡萄糖醛酸内酯5-10,对乙酰氨基酚3-5,聚乙烯醇3-6,去离子水50-100。
进一步的,所述改性液喷洒量为木粉总重量的15-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阜阳大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阜阳大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708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软性覆铜板
- 下一篇:触摸式真木汽车内饰件及其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