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滑动密封粘滞阻尼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70822.1 | 申请日: | 2019-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436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敏;张敏渊;刘迪;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容大减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3/06 | 分类号: | F16F13/06;F16F9/32;F16F9/36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梅洪玉 |
地址: | 213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杆 底盖 缸体 上盖 粘滞阻尼器 活塞 滑动密封 凸缘 减震 最大移动距离 金属 弹性支撑 导杆末端 导向作用 滑动套设 螺栓连接 强度冲击 强力弹簧 上导向套 外力作用 下导向套 支撑机构 阻尼介质 滑动套 上限位 下限位 限位杆 再利用 阻尼器 缓冲 尾端 限位 焊接 抵消 震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滑动密封粘滞阻尼器,包括缸体,缸体前端与尾端上分别螺栓连接有上盖与底盖,且上盖、缸体与底盖之间滑动套设有导杆,导杆位于底盖的一端上焊接有活塞。本发明通过在缸体、上盖与底盖之间滑动套设导杆,利用上限位凸缘与下限位凸缘为连接有活塞的导杆提供最大移动距离的限位;通过在限位杆的设置,使套设在上导向套与下导向套中的导杆提供导向作用;同时,利用强力弹簧及阻尼介质与导杆所受到的外力作用进行相互抵消,以实现减震缓冲;再利用支撑机构为导杆末端提供弹性支撑,避免导杆长距离运动造成的强度冲击,从而降低导杆与阻尼器整体的震动幅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阻尼减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属滑动密封粘滞阻尼器。
背景技术
阻尼器,是以提供运动的阻力,耗减运动能量的装置。阻尼器因为具有较好的减震缓冲效果,所以在航天、航空、军工、枪炮、汽车等行业中被广泛应用。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人们开始逐步地把这些技术转用到建筑、桥梁、铁路等结构工程中,其发展十分迅速。尤其在地震减震技术中,阻尼器能够使仪表可动部分迅速停止在稳定偏转位置上的装置。阻尼器用于吸收振动系统固有振动能量,其阻尼力一般与振动系统运动的速度成比例。主要有液体阻尼器、气体阻尼器和电磁阻尼器三类。阻尼器对于补偿拾振器摆系统中很小的摩擦和空气阻力,改善频率响应等具有重要作用。
传统的阻尼器普遍采用导杆与缸体之间直接滑动套设的方式,长期使用过程中,导杆受力往复滑动时,导杆与缸体内壁之间发生十分严重的摩擦损耗,容易造成导杆与缸体本身的损坏,因为缸体一端为一体成型的密封结构,使得对缸体与导杆的维修存在极大的拆解困难;另外,金属之间的直接摩擦影响导杆滑动的流畅性,且容易使导杆在滑动过程中发生发现偏移,在偏移过程中,导杆自身会产生较大幅度震动,进一步造成阻尼器整体的震动,从而影响阻尼器的减震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阻尼减震器缺乏稳定减震效果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金属滑动密封粘滞阻尼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金属滑动密封粘滞阻尼器,包括缸体,所述缸体前端与尾端上分别螺栓连接有上盖与底盖,且上盖、缸体与底盖之间滑动套设有导杆,所述导杆位于底盖的一端上焊接有活塞,所述缸体与底盖内壁上分别焊接有两个上限位凸缘与一个下限位凸缘,所述导杆上分别套设有上导向套与下导向套,且上导向套与下导向套之间形成密闭的腔室,所述腔室内填充有阻尼介质,两个所述上限位凸缘之间连接有两根限位杆,且限位杆一端上套设有强力弹簧,所述导杆远离活塞的一端与底盖上均螺栓连接有耳环,所述底盖内连接有支撑机构。
优选地,所述缸体为两端互通的中空圆筒结构,所述缸体前端与上盖对应开设有通口,且通口内固定套设有垫圈。
优选地,所述导杆远离活塞的一端滑动套设并贯穿垫圈延伸至上盖外。
优选地,所述上导向套与下导向套分别滑动与固定套设于导杆上,且上导向套与下导向套均与缸体内壁滑动相抵。
优选地,所述上导向套靠近上限位凸缘,且下导向套靠近下限位凸缘,所述上导向套与下导向套位于上限位凸缘与下限位凸缘之间。
优选地,所述上导向套与下导向套均滑动套设于限位杆上,且强力弹簧两端分别与上限位凸缘及上导向套相抵。
优选地,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以下结构:所述底盖内垂直焊接有竖杆,且竖杆中端上水平焊接有横杆,所述竖杆两端上均套设有一级弹簧与一级滑套,且一级滑套上转动连接有一级连杆,所述横杆上滑动套设有二级滑套,且二级滑套上转动连接有两根二级连杆。
优选地,两根所述一级连杆自由端均与二级滑套转动连接,且两根二级连杆自由端均与活塞转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容大减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容大减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708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磁引力构件的准零刚度隔振器及车辆
- 下一篇:风力涡轮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