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70863.0 | 申请日: | 2019-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843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尚信;吴万周;朴昭玧;金才熊;郑韶螺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L58/26 | 分类号: | B60L58/26;B60L58/27;B60H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王锦阳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管理 系统 | ||
1.一种用于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包括:
内部空气调节装置,其包括送风机、暖通空调芯,以及用于在送风机工作期间引入车辆的外部空气以冷却暖通空调芯并且将流过暖通空调芯的空气排放到车辆的内部空间或外部的门;
制冷机,其配置为在第一制冷剂与第二制冷剂之间交换热量;
第一管线,其包括第一泵,所述第一管线引导第一制冷剂顺序循环通过制冷机、高压电池冷却芯以及暖通空调芯;
第二管线,其引导第二制冷剂顺序循环通过压缩机、冷凝器和制冷机;以及
控制器,其配置为:当需要冷却高压电池时,基于车辆的外部温度以及是否需要内部空气调节,来操作送风机、第一泵和压缩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中,所述暖通空调芯是加热器芯,所述第一管线包括布置在所述暖通空调芯与所述高压电池冷却芯之间的电加热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制冷剂是冷却水,所述第二制冷剂是空调制冷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热管理系统,进一步包括:
第一旁通管线,其从高压电池冷却芯的下游点和制冷机的上游点分支,并且引导第一制冷剂流动到热交换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辆的热管理系统,进一步包括:
第三管线,其从热交换器的上游点和下游点分支,以引导第一制冷剂流动到电池散热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辆的热管理系统,进一步包括:
第四管线,其引导第三制冷剂流动到主散热器然后流动到热交换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中,当外部温度满足高温标准,需要冷却高压电池,并且不需要内部加热时,所述控制器配置为操作压缩机并且引导第一制冷剂流过制冷机、高压电池冷却芯和第一旁通管线。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中,当外部温度满足高温标准,需要冷却高压电池,并且需要内部加热时,所述控制器配置为:操作压缩机和送风机,引导第一制冷剂流过第一管线,调节所述门以将流过暖通空调芯的空气排放到内部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中,当外部温度满足温和标准,需要冷却高压电池,并且不需要内部加热时,所述控制器配置为:操作压缩机和送风机,引导第一制冷剂流过第一管线,调节所述门以将流过暖通空调芯的空气排放到车辆的外部。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中,当外部温度满足温和标准,需要冷却高压电池,并且需要内部加热时,所述控制器配置为操作压缩机和送风机,引导第一制冷剂流过第一管线,调节所述门以将流过暖通空调芯的空气排放到内部空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车辆的热管理系统,进一步包括第二旁通管线,其引导第一制冷剂流过第一管线中的暖通空调芯,以绕开制冷机和高压电池冷却芯,
其中,当外部温度满足温和标准,需要冷却高压电池并且需要内部加热时,当第一制冷剂的温度等于或大于设定温度时,所述控制器配置为执行控制使得第一制冷剂分流到包括制冷机、高压电池冷却芯和第一旁通管线的管线以及包括第一泵、暖通空调芯和第二旁通管线的管线中,并且使得第一制冷剂循环通过包括制冷机、高压电池冷却芯和第一旁通管线的管线以及包括第一泵、暖通空调芯和第二旁通管线的管线。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中,当外部温度满足低温标准,不需要冷却高压电池,并且不需要内部加热时,控制器配置为:操作压缩机和送风机,引导第一制冷剂流过第一管线和第一旁通管线,引导第三制冷剂在主散热器与热交换器之间循环,并且调节所述门以将流过暖通空调芯的空气排放到在车辆的外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7086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