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行波型超声波清洗/污物分离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70874.9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046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辉;潘殷豪;杨冠宇;黄智;赖丽怡;唐茗;包启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F19/00 | 分类号: | D06F19/00;B06B1/0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郝传鑫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波型 激励电源 压电陶瓷组 清洗液 污物分离系统 超声波清洗 超声波振荡 弹性振动体 压电陶瓷片 驱动力 空化 筒体 上压电陶瓷片 下压电陶瓷片 超声波作用 导电连接 交流电压 控制电路 竖直侧面 污渍 相位差 爆裂 叠设 去污 贴设 冲击力 清洗 衣物 体内 脱离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行波型超声波清洗/污物分离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筒体,筒体的底部设有弹性振动体和行波型超声波振荡单元,行波型超声波振荡单元包括贴设于弹性振动体底面的压电陶瓷组和导电连接压电陶瓷组的控制电路,压电陶瓷组包括上下叠设的上压电陶瓷片和下压电陶瓷片,其中一个压电陶瓷片的上下水平面接有A激励电源,另一个压电陶瓷片的对应竖直侧面接有B激励电源,A激励电源和B激励电源为相位差π/2的交流电压。行波型超声波作用于筒体内的清洗液,不仅对清洗液产生空化作用,空化形成的气泡爆裂产生冲击力,更重要的是能够对清洗液产生驱动力,在驱动力的驱使下加速污渍从衣物上脱离,增强了清洗作用,提高了去污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超声波清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行波型超声波清洗/污物分离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在使用洗衣机洗涤衣物时普遍采用机械加化学的方法,利用洗衣筒滚动带动衣物动作实现模拟手搓,并在洗衣液的分解作用下将衣物清洗干净。机械动力洗衣机往往依靠洗衣液才能够洗净衣物,工作时衣物容易发生缠绕,磨损比较严重,使用洗衣液容易损伤衣物,使用过量残留时对穿着者的皮肤造成影响。
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1929051A、申请公布日为2010.12.29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新型超声波洗衣机,传递面板固定在水箱底部,将发射块、压电陶瓷与上端尾块以适当的工艺将三者连接为一体组成换能器,将适当数量换能器的发射块端粘结在传递面板底部,由高频振荡电路、整流滤波电路、控制电路构成超声波发生电路,将超声波发生电路的输出两端与压电陶瓷的两极相连。当施加高频交流电压时,陶瓷驱动换能器整体作高频往复振动,从而发出超声波,超声波使水箱中的水产生大量气泡,在超声波的作用下气泡爆裂,气泡爆裂产生冲击力,从而将衣物上的污物抛离。
综上所述,现有的超声波洗衣机依靠压电陶瓷能够产生驻波超声波,驻波超声波使清洗液中产生气泡并通过气泡爆裂带来的冲击力清洗衣物,但是仅靠气泡爆裂的冲击力所产生的清洗作用有限,去污效果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行波型超声波清洗/污物分离系统,以解决现有超声波洗衣机中依靠驻波超声波清洗衣物时清洗作用有限,去污效果差的问题。同时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行波型超声波清洗/污物分离系统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行波型超声波清洗/污物分离系统的技术方案为:
行波型超声波清洗/污物分离系统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底部设有弹性振动体以及行波型超声波振荡单元,行波型超声波振荡单元包括贴设于弹性振动体底面的压电陶瓷组和导电连接压电陶瓷组的控制电路,所述压电陶瓷组包括上下叠设的上压电陶瓷片和下压电陶瓷片,压电陶瓷组的其中一个压电陶瓷片的上下水平面接有A激励电源,另一个压电陶瓷片的对应竖直侧面接有B激励电源,所述A激励电源和B激励电源为相位差π/2的交流电压。
有益效果:压电陶瓷组包括上下叠设的上压电陶瓷片和下压电陶瓷片,压电陶瓷组中的其中一个压电陶瓷片的上下水平面接有A激励电源,另一个压电陶瓷片的对应竖直侧面接有B激励电源,A激励电源和B激励电源为相位差π/2的交流电压,上、下两片陶瓷片的其中一个产生竖直方向的振动,另一个产生水平方向的振动,两个方向相互垂直且存在π/2相位差的振动合成,使弹性振动体上与压电陶瓷组接触的质点椭圆运动,质点的椭圆运动产生行波型超声波,行波型超声波作用于筒体内的清洗液,不仅对清洗液产生空化作用,空化形成的气泡爆裂产生冲击力;更重要的是,行波型超声波能够对清洗液产生驱动力,在驱动力的驱使下加速污渍从衣物上脱离,增强了清洗作用,提高了去污效果。
进一步的,为了确保能够均匀清洗衣物,所述压电陶瓷组以筒体的轴线为中心呈封闭环周向间隔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大学,未经广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708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