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参属植物与金蝉共生的培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72012.X | 申请日: | 2019-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76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杨卓舒;贾磊钦;刘克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飞越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25 | 分类号: | A01G22/25;A01G17/00;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37202 | 代理人: | 于涛 |
地址: | 251400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参属植物 金蝉 培育 投放 种植 腐熟有机肥 密度控制 植物种植 深耕 行距 株距 共生 人参 施用 施肥 土地 生产 | ||
本发明涉及人参属植物与金蝉共生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人参属植物与金蝉共生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培育方法的步骤如下:(1).种植人参属植物:取人参属植物,将人参属植物按照行距15‑20厘米,株距8‑10厘米,每平方米50‑80株的参数进行种植,在人参属植物种植前对土地进行深耕并施肥,每亩施用腐熟有机肥300‑2000公斤;(2).投放金蝉蝉蚁:在人参树植物种植后第2‑3年的5‑10月份进行投放金蝉蝉蚁,蝉蚁投放密度控制在每平方米50‑300只范围内,进行培育,具有方法简单、生产效益高、金蝉和人参属植物品质高、产量大、营养价值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参属植物与金蝉共生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方法简单、生产效益高、金蝉和人参属植物品质高、产量大、营养价值高的人参属植物与金蝉共生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西洋参、人参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含有人参皂甙等生物活性成分,是公认的天然营养保健品,近年来,在我国许多地区开始人工种植,一般种植培养在3-5年采收,由于周期长、产量低,单纯的种植效益不够理想。金蝉,干基蛋白质含量在60%以上,是富有特色的高营养食用昆虫,深受消费者欢迎,然而自然资源稀少,价格连年高涨。
在自然状态下,金蝉的幼虫是以树根的汁液为食物,杨树、榆树、柳树、桐树和多种果树都是金蝉喜食的品种,目前金蝉的人工养殖,采用的是种植树木,培养大量根系作为金蝉的食物来源,例如专利申请号:【CN201711369494】、【CN201711243154】是种植果树或柳树进行养殖。种树养蝉,常见树种经济价值很低,金蝉的养殖在3-5年才能长成,同样存在周期长,单位面积产量低,养殖效益不高的问题。
西洋参、人参根系发达、生命力旺盛,同金蝉的生长周期相似,完全可以满足金蝉对食物的需要,然而人参属植物不是金蝉的寄主植物,在通常情况下,人参属植物与金蝉不存在共生关系,通过采取独特的技术措施,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合理组合配比,使西洋参与金蝉同生共长,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一方面西洋参为金蝉提供高营养的食物,另一方面金蝉吸食西洋参的汁液,刺激西洋参的生长,金蝉的代谢产物又成为西洋参的肥料,同时金蝉活动又疏松了土壤,增加了土壤的通透性,促进西洋参根系的健壮生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方法简单、生产效益高、金蝉和人参属植物品质高、产量大、营养价值高的人参属植物与金蝉共生的培育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人参属植物与金蝉共生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培育方法的步骤如下:
(1).种植人参属植物:取人参属植物,将人参属植物按照行距15-20厘米,株距8-10厘米,每平方米50-80株的参数进行种植,在人参属植物种植前对土地进行深耕并施肥,每亩施用腐熟有机肥300-2000公斤;
(2).投放金蝉蝉蚁:在人参树植物种植后第2-3年的5-10月份进行投放金蝉蝉蚁,蝉蚁投放密度控制在每平方米50-300只范围内,进行培育;
本发明所述的步骤(1)中每亩施用腐熟有机肥优选为500-600公斤。
本发明所述的步骤(1)中深耕的耕作深度20-40厘米。
本发明所述的步骤(2)中金蝉蝉蚁投放月份优选在7-8月份。
本发明所述的步骤(2)中蝉蚁投放密度优选每平米100-160只。
本发明所述的步骤(2)中在人参属植物生长过程中进行中耕,将人参属植物的表层须根切断部分,促进西洋参根系向深处生长,诱导金蝉在深层活动,有利于金蝉在土壤中越冬。
本发明所述的步骤(1)中的人参属植物的行间种植柳树或杨树、白蜡树、榆树、苹果树或其他树木,补充金蝉在土壤深处、或参苗根系供应不足时获得食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飞越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飞越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720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