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硝化促进剂及其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72695.9 | 申请日: | 2019-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408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罗生物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C02F3/34;C02F101/16;C02F10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硝化 促进剂 及其 用途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反硝化促进剂及其用途,所述反硝化促进剂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如下组分:多元醇75%‑80%、矿物元素0.7%‑2.25%、有机酸0.5%‑1.0%、生物酶1.0%‑2.5%、水至100%;所述多元醇的分子量≤100;所述反硝化促进剂用于废水处理;本发明的反硝化促进剂仅需加入少量便可实现较高的脱氮效率,同时促进微生物多样化,且无毒无害,可以直接使用计量泵投加,投加方便,无需特殊防护措施,也不易燃、不易爆,无需另建防爆区存放碳源,节省土建资金投入,同时该反硝化促进剂为液态碳源,凝固点低,冬天无需室内贮存亦不会凝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硝化促进剂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废水总氮超标一直是污水处理系统的顽疾,含过量氮化物的废水排入沟渠、河道,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影响生态环境平衡。现如今,生物硝化反硝化工艺已被广泛应用于脱氮处理。而污水处理厂普遍存在脱氮碳源不足的问题,缺乏碳源已严重制约生物脱氮的效率。
生物脱氮是在缺氧条件下,以有机碳源作为电子供体,硝态氮作为电子受体,通过反硝化菌将NOx-N转化成N2(NO3→NO2→NO→N2O→N2),从而达到去除总氮的目的。
外加碳源种类繁多,常规使用的碳源主要有:甲醇、乙酸钠、葡萄糖、淀粉等。其中,甲醇的化学需氧量(COD)当量为1500mg COD/g,乙酸钠的COD当量为780mg COD/g,葡萄糖的COD当量为1060mg COD/g,淀粉的COD当量为1185mg COD/g。上述提及的碳源COD当量均为高纯度的,工业级的产品COD当量会较之低些。当以上碳源应用于污水处理系统时,均存在一系列的缺陷:
1、甲醇作为外加碳源,其本身就是易燃易爆化学品,对于投加设备具有严格要求,危险性较大;且投加到废水处理系统中,存在一点的有毒性,极大限制了甲醇在污水厂中使用。
2、生物反硝化过程中,乙酸钠算是脱氮效率较高的碳源,但是乙酸钠使用后会引入无机盐,增加废水含盐量;同时,低温条件下乙酸钠极易结晶,很难再溶解,这势必会造成管道设备结垢,且异味大,投加不便。
3、葡萄糖是一款绿色型碳源,但是对生物脱氮效果不稳定,效率低,而且投加量大。
4、淀粉属于高分子有机物,微生物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新陈代谢过程才能将其利用于反硝化,脱氮效率不高。
除了以上几点外,上述四种外加碳源均是单一碳源,不利于污水处理系统微生物多样性繁殖,从而降低了系统抗冲击的能力。
CN109279698A公开了一种固定化反硝化细菌的固体碳源小球处理低碳氮比污水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固定化反硝化细菌的固体碳源小球处理低碳氮比污水,低碳氮比污水的碳氮比为1-9∶1,处理温度控制在10℃-40℃,处理pH值控制在6.5-8,固定化反硝化细菌的固体碳源小球的制备包括(1)谷壳预处理;(2)制备聚乙烯醇-海藻酸钠-谷壳混合液;(3)将含有反硝化细菌的菌悬液加入到聚乙烯醇-海藻酸钠-谷壳混合液中,挤压到CaCl2溶液中发生交联反应,得到固定化反硝化细菌的固体碳源小球。该方法可为低碳氮比污水提供稳定碳源、实现高效、稳定脱氮过程的同时,还具有成本低廉、无二次污染的优点,但是碳源成分单一,不利于污水处理系统微生物多样性繁殖,限制了脱氮效率的提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罗生物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普罗生物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726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合养猪废水厌氧处理的技术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厌氧反应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