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猩红热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72734.5 | 申请日: | 2019-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851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刘敏慧;冯永晟;郭宣;陆宁;杨建课 | 申请(专利权)人: | 皖南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K9/20;A61P31/04;A61P11/00;A61K33/06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尹婷婷 |
地址: | 241002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药组合物 猩红热 金银花 鲜生地 丹皮 治疗 白茅根 大青叶 分阶段 连翘 制备 病程阶段 毒副作用 胃部刺激 薄荷 赤芍 葛根 元参 预防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猩红热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治疗猩红热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中药组合物A或D、中药组合物B及中药组合物C,中药组合物A包括以下原料:连翘、金银花、丹皮、鲜生地、大青叶、白茅根、薄荷、葛根;中药组合物B包括以下原料:连翘、金银花、丹皮、鲜生地、大青叶、白茅根;中药组合物C包括以下原料:金银花、元参、鲜生地、丹皮、赤芍。根据不同的生病症状,分阶段服用不同的中药组合物,各中药组合物在不同的病程阶段分阶段作用,快速有效的治疗猩红热,且采用纯中药制成,毒副作用小,患者耐药率极低,并且对胃部刺激较小,适合各类患者服用。所述中药组合物不仅能广泛应用于猩红热的治疗,更能起到预防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组合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猩红热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猩红热(scarlet fever)为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中医称之为“烂喉痧”。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的脱屑。少数患者患病后由于变态反应而出现心、肾、关节的损害。本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冬春之季发病为多。患者和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经由空气飞沫传播,也可经由皮肤伤口或产道感染。人群普遍易感,但发病多见于小儿,尤以5~15岁居多。
猩红热临床经过一般分为潜伏期、前驱期、出疹期、脱屑期四个阶段。实验室检查多见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升高。西医治疗猩红热多使用大量抗生素,猩红热这类感染性疾病一般使用抗生素时间较长,长期使用抗生素易造成耐性,对于后期疾病的治疗相当不利。且感染猩红热的人群以小儿居多,西药对患儿具有一定的刺激,临床研究中发现患儿服用西药后出现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
西药消炎类产品种类较多,治疗猩红热多以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为主,长期临床研究表明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发生过敏时症状较为严重,并且存在隐性过敏现象,大环内酯类虽然过敏几率较低但其对胃肠道刺激较为严重,不适合长时间服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猩红热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中药组合物采用纯中药制成,毒副作用小,患者耐药率极低,并且对胃部刺激较小,适合各类患者服用。所述中药组合物不仅能广泛应用于猩红热的治疗,更能起到预防作用。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治疗猩红热的中药组合物,所述治疗猩红热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中药组合物A、中药组合物B及中药组合物C,所述中药组合物A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连翘5-25份;
金银花5-25份;
丹皮5-25份;
鲜生地15-40份;
大青叶15-40份;
白茅根5-25份;
薄荷5-25份;
葛根5-25份;
所述中药组合物B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连翘5-25份;
金银花5-25份;
丹皮5-25份;
鲜生地15-40份;
大青叶15-40份;
白茅根5-25份;
所述中药组合物C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金银花5-15份;
元参5-25份;
鲜生地5-20份;
丹皮5-2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皖南医学院,未经皖南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727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