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光波导眼镜的园区机器人巡查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73466.9 | 申请日: | 2019-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133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刘波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微物云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01 | 分类号: | G02B27/01;G01R31/12;G01R31/08;G01R31/00;G01D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波导 眼镜 机器人 巡查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波导眼镜的园区机器人巡查系统,包括操作管理终端、维护工作站、楼层控制器、楼层信号采集器、电梯外呼控制器、访客控制器、身份阅读器、电梯主控制器和监控系统,所述操作管理终端分别与维护工作站、楼层控制器、电梯主控制器和监控系统通过电性连接,所述楼层控制器与楼层信号采集器通过电性连接,所述电梯外呼控制器分别与访客控制器和身份阅读器电性连接。该基于光波导眼镜的园区机器人巡查系统利用电梯外人脸识别终端可以在人们刚踏进园区时,统计整理好信息,合理分配电梯,保证在使用者到达电梯之前,派送电梯,避免使用者等待电梯时间过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巡查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光波导眼镜的园区机器人巡查系统。
背景技术
园区居配电站作为电网末端的关键节点,是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居配电站数量众多,依赖人员维护工作量巨大,因此一般居配电站很少会进行维护,直至发生事故才会到现场抢修,严重影响企事业单位、居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另外,由于居配电站淹水、盗窃、失火等情况的不断发生,直接危害电网的安全运行。
因此,需要一种基于光波导眼镜的园区机器人巡查系统来提高居配电站的技术智能监控、管理水平,确保其正常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光波导眼镜的园区机器人巡查系统,提高居配电站的技术智能监控、管理水平,确保其正常运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光波导眼镜的园区机器人巡查系统,包括智能巡检机器人、监控主机、通信系统、本地监控后台和远程集控后台,所述本地监控后台和远程集控后台与智能巡检机器人和监控主机彼此之间均通过通信系统连接,所述远程集控后台通过网络依次与本地监控后台、通信系统、监控主机和智能巡检机器人相连接并且控制,所述远程集控后台包括电监部门、供电局和远程专家组,所述电监部门、供电局和远程专家组之间通过电性互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本地监控后台包括交换机、客户端和管理服务器,且交换机、客户端和管理服务器之间通过电性互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监控主机包括监测设备和联动控制,所述监测设备包括智能门禁、防盗装置、电能质量、变压器超温、视频监测和有害气体监测,所述联动控制包括照明控制、排水泵和自动灌溉系统。
优选的,所述智能巡检机器人包括光波导眼镜模块、语音对讲、局部放电和烟雾监测,其中,所述光波导眼镜模块包括环境温度监测、臭氧监测、噪声监测和画面录制,所述智能巡检机器人无内置电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基于光波导眼镜的园区机器人巡查系统利用光波导眼镜,采用自动巡检、数字自动识别记录、人像自动抓拍等多种智能技术,为居配电站提供了完整的监控架构,可以实现的自动采集、自动分析和自动报警,在极大地提高了智能运维水平的同时,大大减少了运维工作量,为日益提高的配电网设备保障要求和人工成本越来越高之间的矛盾,提供了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系统流程示意图。
图中包括:智能巡检机器人、监控主机、通信系统、本地监控后台、远程集控后台、电监部门、供电局、远程专家组、交换机、客户端、管理服务器、监测设备、联动控制、智能门禁、防盗装置、电能质量、变压器超温、视频监测、有害气体监测、照明控制、排水泵、自动灌溉系统、光波导眼镜模块、语音对讲、局部放电、烟雾监测、环境温度监测、臭氧监测、噪声监测和画面录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微物云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微物云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734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