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及电池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73491.7 | 申请日: | 2019-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123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朱洪斌;张晓琴;余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2 | 分类号: | H01M2/02;H01M10/42;H01M10/48;H01M10/613;H01M10/6563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俞翠华 |
地址: | 21110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电池 模组 | ||
1.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正电极、负电极和电解液;
所述壳体上部和下部均有部分区域由可熔材料制成;
当所述壳体内的温度超过设定阈值时,所述壳体上部由可熔材料制成的区域被贯通,形成连接通道,用于供阻燃气体通入;所述壳体下部由可熔材料制成的区域被贯通,形成释放通道,所述电解液从所述释放通道流出,与正电极和负电极分离;
或者,所述壳体分为上下设置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的连接区域由可熔材料制成;
当所述壳体内的温度超过设定阈值时,所述由可熔材料制成的连接区域被贯通;所述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分离,所述电解液流出,与所述正电极和负电极分离;
或者,所述壳体的全部侧壁或者部分侧壁由可熔材料制成;
当所述壳体内的温度超过设定阈值时,所述壳体上由可熔材料制成的全部侧壁或者部分侧壁区域自动碎裂,所述电解液流出,与所述正电极和负电极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顶部和底部均有部分区域由可熔材料制成;
当所述壳体内的温度超过设定阈值时,所述壳体顶部由可熔材料制成的区域被贯通,形成连接通道,用于供阻燃气体通入;所述壳体底部由可熔材料制成的区域被贯通,形成释放通道,所述电解液从所述释放通道流出,与所述正电极和负电极分离。
3.一种锂离子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密封箱体,所述密封箱体内充满阻燃气体;
锂离子电池,所述锂离子电池设于所述密封箱体内,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正电极、负电极和电解液,其底部与密封箱体的底部之间存在距离;所述壳体的部分区域由可熔材料制成;
当所述壳体内的温度超过设定阈值时,所述壳体上由可熔材料制成的区域被贯通,所述电解液从所述贯通处流入密封箱体内,与所述正电极和负电极分离;
所述锂离子电池模组还包括气体循环回路;所述气体循环回路设于所述密封箱体的外侧;
所述密封箱体上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所述气体循环回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连,实现阻燃气体的循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部和下部均有部分区域由可熔材料制成;
当所述壳体内的温度超过设定阈值时,所述壳体上部由可熔材料制成的区域被贯通,形成连接通道;所述壳体下部由可熔材料制成的区域被贯通,形成释放通道;
所述阻燃气体经所述连接通道进入壳体内部;
所述电解液从所述释放通道流入密封箱体内,与正电极和负电极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顶部和底部均有部分区域由可熔材料制成;
当所述壳体内的温度超过设定阈值时,所述壳体顶部由可熔材料制成的区域被贯通,形成连接通道;所述壳体底部由可熔材料制成的区域被贯通,形成释放通道;
所述阻燃气体经所述连接通道进入壳体内部;
所述电解液从所述释放通道流入密封箱体内,与所述正电极和负电极分离。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分为上下设置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的连接区域由可熔材料制成;
当所述壳体内的温度超过设定阈值时,所述由可熔材料制成的连接区域被贯通;所述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分离,且所述第二部分落入密封箱体内;
所述电解液流入密封箱体内,与正电极和负电极分离。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全部侧壁或者部分侧壁由可熔材料制成;
当所述壳体内的温度超过设定阈值时,所述壳体上由可熔材料制成的全部侧壁或者部分侧壁区域自动碎裂,并掉入密封箱体内,所述电解液流入密封箱体内,与正电极和负电极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7349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电池用差厚钢壳及其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