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淤泥沉积在线监测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73901.8 | 申请日: | 2019-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615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任秀文;陈中颖;吴孝情;吴仁人;唐春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S15/08 | 分类号: | G01S15/08;G01S7/521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刘巧霞;裘晖 |
地址: | 51053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子传感器 沉积 无线传输模块 信息采集模块 在线监测系统 淤泥 控制器 远程数据处理器 电源模块 监测模块 立杆 远程无线传输 控制器数据 复杂环境 间距固定 无人值守 野外 采集 供电 监测 检测 流域 分析 保证 | ||
1.一种淤泥沉积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监测模块和远程数据处理器;每个所述监测模块包括信息采集模块、电源模块、控制器和无线传输模块,信息采集模块包括立杆、第一子传感器和第二子传感器,第一子传感器和第二子传感器均固定在立杆上,二者垂直方向间距固定;第一子传感器和第二子传感器均与控制器数据相连;电源模块为信息采集模块、控制器、无线传输模块供电,控制器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与远程数据处理器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淤泥沉积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立杆上设有若干个固定安装孔,每个固定安装孔之间的距离已知,通过上述固定安装孔,第一子传感器和第二子传感器在立杆上的位置可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淤泥沉积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传感器采用超声波传感器,密闭封装在第一壳体内,在第一壳体底面设有信号发射接收口;超声波传感器通过有线方式与控制器数据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淤泥沉积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传感器为一超声信号接收模块,密闭封装在第二壳体内,在第二壳体底面设有信号接收口;超声信号接收模块通过有线方式与控制器数据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淤泥沉积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上方设有垂直度检测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淤泥沉积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括互补控制器、主电源和蓄电池,主电源包括太阳能板及风能发电机,互补控制器控制太阳能板及风能发电机进行互补发电;主电源向监测系统供电,并向备用蓄电池充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淤泥沉积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系统还包括基本气象监测模块。
8.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淤泥沉积在线监测系统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对每一个信息采集模块中第一子传感器和第二子传感器的距离Da进行标定;
将标定好的监测模块布置在待监测区域内,对于每一个监测模块,立杆插入到淤泥底部,第一子传感器在第二子传感器下方,水位的高度高于第二子传感器,
第一子传感器向淤泥底部发射超声波信号,记录第一子传感器和第二子传感器分别收到回波信号的时间Ta、Tb;
计算得到当前监测模块中淤泥表面至第一子传感器的距离为:
将上述距离信息通过无线方式发送到远程数据处理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每一个信息采集模块中第一子传感器和第二子传感器的距离Da进行标定,步骤是:
S1、先将第一子传感器及第二子传感器固定好后,将整个立杆放在一个架子上,手工测量出第一子传感器离地面的距离De1;
S2、将第一子传感器的高度数据De1输入到控制器;
S3、控制器控制第一子传感器向架子底部发射超声波信号,并同时采集第一子传感器收到回波信号的时间数据Te1及第二子传感器收到回波信号的时间数据Te2;
S4、根据下述公式即可算出第一子传感器与第二子传感器之间的距离Da:
Da=(Te2-Te1)*De1/(Te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未经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7390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