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CBA自动外观检查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74113.0 | 申请日: | 2019-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578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唐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辉天同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956 | 分类号: | G01N21/956 |
代理公司: | 湖北天领艾匹律师事务所 42252 | 代理人: | 程明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央处理模块 双向连接 产品管理系统 自动外观检查 以太网 客户端 服务器 检测技术领域 数据比较模块 测距 服务器实现 输入端连接 自动化设备 方式效率 企业成本 企业收益 外观检测 信息转化 预设模块 展示单元 标准模 红外线 输出端 标签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CBA自动外观检查系统,包括客户端、服务器、产品管理系统和中央处理模块,所述客户端通过以太网与服务器实现双向连接,所述服务器通过以太网与产品管理系统实现双向连接,所述产品管理系统通过以太网与中央处理模块实现双向连接,所述中央处理模块与数据比较模块实现双向连接,所述中央处理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标签预设模块和展示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本发明涉及PCBA检测技术领域。该PCBA自动外观检查系统,利用红外线测距,建立标准模,配合自动化设备进行信息转化比较,简单明了,实用高效,提高企业收益,解决了现有的PCBA的外观检测方式效率较低,同时需要使用较多的人工,这样无疑就增大了企业成本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PCBA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PCBA自动外观检查系统。
背景技术
PCBA就是说PCB空板经过SMT上件,再经过DIP插件的整个制程,PCB板即为印刷电路板,又称印制电路板,印刷线路板,是电子元件的支撑体,是电子元器件线路连接的提供者。由于它是采用电子印刷技术制作的,故被称为“印刷”电路板。在印制电路板出现之前,电子元件之间的互连都是依靠电线直接连接而组成完整的线路,现在,电路面包板只是作为有效的实验工具而存在,而印刷电路板在电子工业中已经成了占据了绝对统治的地位。
电路板的精准度时十分重要的,在PCBA中,因为安装和加工方面的原因,很容易出现误差较大的现象,这样就更是需要对其外观进行检测,现有的PCBA的外观检测方式主要就是利用人工配合设备进行检测,这样效率较低,同时需要使用较多的人工,这样无疑就增大了企业成本。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PCBA自动外观检查系统,解决了现有的PCBA的外观检测方式效率较低,同时需要使用较多的人工,这样无疑就增大了企业成本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PCBA自动外观检查系统,包括客户端、服务器、产品管理系统和中央处理模块,所述客户端通过以太网与服务器实现双向连接,所述服务器通过以太网与产品管理系统实现双向连接,所述产品管理系统通过以太网与中央处理模块实现双向连接,所述中央处理模块与数据比较模块实现双向连接,所述中央处理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标签预设模块和展示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标签预设模块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外观扫描单元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外观扫描单元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数据比较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数据比较模块分别与误差对比模块和采集建模单元实现双向连接,所述采集建模单元与信息存储模块实现双向连接,所述采集建模单元的输出端与的分档控制单元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观扫描单元包括顶部扫描模块、标签信息录入模块和侧面扫描模块,所述顶部扫描模块和侧面扫描模块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标签信息录入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顶部扫描模块和侧面扫描模块均采用红外线测距,配合旋转定位等角度控制方式进行扫描。
优选的,所述采集建模单元包括标准组扫描模块、误差征集模块、信息整合分析模块、误差分类模块、曲线轨迹生成模块和信息二次录入模块,所述标准组扫描模块和误差征集模块的输出端均通过导线与信息整合分析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信息整合分析模块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误差分类模块和曲线轨迹生成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误差分类模块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信息二次录入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标准组扫描模块采用多组标准PCBA进行扫描录入。
优选的,所述分档控制单元包括标签信息读取模块、设备控制模块、存储坐标定位模块和信息三次录入模块,所述标签信息读取模块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设备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设备控制模块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存储坐标定位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存储坐标定位模块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信息三次录入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辉天同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辉天同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741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