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竖井双轨升降系统及运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74471.1 | 申请日: | 2019-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287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朱军科;梁林;邓磊光;陈英昌;黄庆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曼彻彼斯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9/02 | 分类号: | B66B9/02;B66B9/16;B66B7/02;B66B11/00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黄玮 |
地址: | 530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穿梭车 竖井 换轨 右轨 楼层 升降输送装置 滚筒输送机 皮带输送机 垂直轨道 升降系统 载物箱 楼层设置 爬升机构 升降运动 自带动力 传统的 窗口处 顶楼 底楼 吊笼 下沿 左轨 连通 传送 驱动 转换 轨道 替代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竖井双轨升降系统及运行方法,包括于连通各楼层的竖井内设置的升降输送装置,所述升降输送装置包括穿梭车,所述穿梭车在爬升机构驱动下沿竖井内设置的垂直轨道作升降运动;所述垂直轨道包括左轨和右轨,左、右轨之间至少设有可将穿梭车于左、右轨间转换的上换轨器和下换轨器,上、下换轨器的位置分别对应于顶楼和底楼;所述穿梭车停止于目的楼层的竖井窗口处并与该楼层设置的滚筒输送机或皮带输送机对接而实现穿梭车与滚筒输送机或皮带输送机之间载物箱的相互传送。本发明用穿梭车替代传统的吊笼,穿梭车自带动力,在竖井的轨道上升、降运行完成载物箱在各楼层之间的输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楼层间物流输送技术,具体为一种竖井双轨升降系统及运行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技术中,载物箱由滚筒或皮带输送机输送到竖井内的升降吊笼中,由机械装置或液压装置将吊笼在竖井内上升或下降运行,吊笼到达目标楼层后停止,再由滚筒或皮带输送机将载物箱由竖井通道口向该楼层完成输送任务。
与上述传统技术类似的方案有:
授权公告号为CN201198429Y的《安全防坠罐笼》实用新型专利申请。
专利号为ZL93219180.0《竖井吊罐限速器》实用新型专利申请。
上述已知技术的输送系统中,吊笼(罐)只能沿一条导向轨道运行而完成输送任务,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了一种高效运行的竖井双轨升降系统及运行方法。
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竖井双轨升降系统,其技术方案包括于连通各楼层的竖井内设置的升降输送装置,所不同的是所述升降输送装置包括穿梭车,所述穿梭车在爬升机构驱动下沿竖井内设置的垂直轨道作升降运动;所述垂直轨道至少包括左轨和右轨,左、右轨之间至少设有可将穿梭车于左、右轨间转换的上换轨器和下换轨器,上、下换轨器的位置分别对应于顶楼和底楼;所述穿梭车停止于目的楼层的竖井窗口处并与该楼层设置的滚筒输送机或皮带输送机对接而实现穿梭车与滚筒输送机或皮带输送机之间载物箱的相互传送。
进一步,对应于顶楼和底楼中间的楼层也可设置换轨器。
中间的换轨器数量可根据楼层的结构或穿梭车的台数确定。
所述爬升机构的常规结构包括电机驱动的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啮合对应轨道上设置的齿条。
对于多楼层复杂的输送局面,可于左轨或右轨旁设置预备轨,左轨或右轨与预备轨之间对应设有换轨器。
为便于应急,可于左轨和/或右轨旁设置预备轨,左轨和/或右轨与预备轨之间对应设有换轨器。
采用本发明竖井双轨升降系统的运行方法,其执行方案为:
1、一条轨设定为穿梭车的上行轨,于上行轨上,其上的穿梭车负责向上方楼层运送载物箱,而另一条轨设定为穿梭车的下行轨,其上的穿梭车负责向下方楼层运送载物箱。
2、下行穿梭车的初始原位设定在下行轨的顶楼位置,上行穿梭车的初始原位设定在上行轨的底楼位置。
3、当穿梭车完成在某条轨上的输送任务后,可继续运行到上方或下方最近的换轨器,通过该换轨器将其转换置另一条轨上后,再下行或上行而返回至初始原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竖井双轨升降系统用穿梭车替代传统的吊笼,穿梭车自带动力,在竖井的轨道上升、降运行完成载物箱在各楼层之间的输送。
2、本发明在竖井内设置两条轨道,分别作为穿梭车的上、下运行使用,上、下分道,相互不影响,可在竖井内安排多辆穿梭车运行,大大提高了输送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曼彻彼斯高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曼彻彼斯高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744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