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化床风水联合冷渣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74619.1 | 申请日: | 2019-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716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冯大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大勇 |
主分类号: | F23C10/24 | 分类号: | F23C10/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009 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渣器 进渣 风帽小孔 高温区域 布风板 出渣口 防磨 结焦 循环流化床锅炉 底渣冷却排放 流化床冷渣器 纵横交错布置 事故排渣口 物料排放口 风力控制 风水联合 水平夹角 向下倾斜 形式布置 防磨片 进渣口 流化床 水冷壁 喷涂 底渣 堵渣 风帽 隔墙 管段 流化 腔体 分割 | ||
流化床风水联合冷渣器,本发明主要作为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底渣冷却排放设备。本发明要消除流化床冷渣器结焦、堵渣现象,运行不受底渣粒度限制,进出渣控制简便。1、冷渣器进渣高温区域不以任何形式布置物料排放口或事故排渣口,整个布风板自进渣口到出渣口完整均匀,只布置一个出渣口从而起到防止高温区域流化不良造成结焦现象。2、风帽在布风板上纵横交错布置,风帽小孔承一定角度向下倾斜,风帽小孔直径6mm‑8mm。3、冷渣器内部为一完整腔体,不采用隔墙进行分割。4、在进渣控制方面采用风力控制,和冷渣器连接的进渣管段与水平夹角14°‑25°之间。5、水冷壁采用防磨片防磨,现场增加喷涂防磨。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炉渣冷却排放装置,主要作为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底渣冷却排放设备。同时适用于能源、化工、医药、食品、轻工和矿冶等工业部门的颗粒状物料的冷却,也适用于化工、制药、食品、脱水蔬菜、粮食、矿产等行业的粉状、颗粒状物的干燥、分选。
二背景技术
我国循环流化床锅炉发电从1996年起步,2013年进入超临界时代。循环流化床锅炉因其资源综合利用优势取代煤粉炉成为火力发电行业趋势。但受排渣冷却辅助设备的限制锅炉容量上增加艰难。
循环流化床的低热值燃料煤矸石灰分含量在60-70%左右。300MW等级锅炉每小时排渣量 80吨以上,温度900℃-950℃,粒度随燃料品质降低而增加。目前国内滚筒冷渣器达铭牌出力时实际排渣温度高达300℃以上,存在效率较低,动静部分泄漏、噪音高等因素导致现场环境恶劣,冷却出力小,维护工作量大等问题。风水联合冷渣器存在结焦、堵渣、受热面变形现象导致濒临退出应用。其他形式的冷渣器性价比低基本不适于工业应用。各型冷渣器都因故障率高影响锅炉主设备可用率只有70%。冷渣器不能适应大渣量、大粒径渣成为制约循环流化床锅炉安全稳定运行、大型化发展、进一步降低燃料热值深化资源综合利用的瓶颈问题。使得循环流化床锅炉在设计阶段就牺牲经济性换取可靠性。
三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流化床风水冷渣器存在的结焦、堵渣、受热面变形现象,同时克服滚筒冷渣器出渣量小,排渣温度高,漏灰漏渣现场环保问题严重及其他形式冷渣器性价比差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流化床风水联合冷渣器,消除了结焦、堵渣现象,不受底渣粒度限制,进出渣控制简便,可实现大出力(40T/H以上)连续稳定运行。
冷渣器由进渣管、出渣管、冷风室、冷渣室、进渣控制管、热风出风管、布风板、风帽、水冷壁、外壳、支架等组成。其结构为长方形箱体,膜式受热水冷壁兼做设备两侧结构壁,长方体一端进渣,另一端布风板上布置出渣口。
高温炉渣由炉膛经进渣管进入冷渣器,冷渣器使用压力冷风作为冷却介质兼做流化介质 (做干燥设备使用时使用热风),冷风由下而上穿过由风帽组成的布风板使高温炉渣处于流态化,900℃-950℃的炉渣在冷渣器内流态化下由进渣管向出渣管移动的同时,被流化介质逐渐冷却到50℃以下,同时继续燃烧掉炉渣内的可燃成分,冷却后较大粒径的渣通过出渣管排入输渣系统。被加热的流化介质携带少量细颗粒由回风管送回炉膛进行助燃,同时起到调节炉内物料颗粒粒度作用。水冷壁内通经化学处理后的水(除盐水或凝结水),吸热后的冷却水回到除氧器或省煤器回收利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本发明为解决冷渣器内部结焦问题,整个布风板自进渣口到出渣口完整均匀,只布置一个出渣口,进渣高温区域不以任何形式布置物料(炉渣)排放口或事故排渣口,从而起到防止高温渣在排放口区域流化不良造成结焦现象。
2、本设备布风板由钢板开孔或者水冷管排列组成,风帽在其上纵横交错布置,风帽之间的纵横间距保持一定距离(110mm以内),每个风帽上各个方向纵横交错开有小孔,小孔里侧高,外侧低,承一定角度(10°-20°)向下倾斜,风帽小孔直径6mm-8mm。
3、冷渣器内部为一完整腔体,不采用隔墙进行分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大勇,未经冯大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746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