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出租车违规自动提醒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75168.3 | 申请日: | 2019-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654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金鸣;张顺香;朱广丽;查安琪;俞璐;徐善山;谢以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R22/48 | 分类号: | B60R22/48;B60Q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3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电子控制单元 违规 后背箱 压力传感模块 自动提醒系统 安全带扣 提醒模块 箱门模块 出租车 双定位 北斗 座椅 分析处理 实时识别 行驶过程 安全带 箱门 路段 指令 乘客 司机 | ||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出租车违规自动提醒系统及方法,包括:后背箱箱门模块、安全带扣模块、座椅压力传感模块、“GPS/北斗”双定位模块、汽车电子控制单元和提醒模块。其中:后背箱箱门模块、安全带扣模块、座椅压力传感模块和“GPS/北斗”双定位模块,均与汽车电子控制单元相连;汽车电子控制单元,接收四个模块收集的数据,并进行分析处理;提醒模块,接收汽车电子控制单元发出的指令,进行提醒操作;本发明能够实时识别出典型的三种出租车违规行为:未系安全带、行驶过程中后背箱箱门未关和禁停路段上下乘客,并及时向司机发出提醒,可以有效避免因违规造成的危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出租车违规行为提醒领域,具体是一种出租车违规自动提醒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出租车运营过程中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经常发生,典型的有:安全带未系、行驶过程中后备箱箱门未关和在禁停路段上下乘客。这些违规行为有的是司机故意为之,有的是因为疏忽并非故意,但若是不对司机加以提醒可能会造成严重的交通事故。现有的提醒方法有违规变道提醒、高速路违规停车提醒等,但这些方法都无法很好的识别出租车典型的三种违规行为。
如中国专利(专利号:201611130089.9)公开了一种车辆违规预警提醒装置及方法,其采用违规预警单元,预测车辆是否将发生违规变道,并向司机报警提醒。但其仅仅用于变道预警,实际违规行为很多,无法准确识别。如中国专利(201310624662.1)提供了一种汽车高速公路违规停车提醒系统及其方法,用于识别车辆是否在高速路上停车并提醒,但实际城市中的禁停路段有很多复杂情况,这种方法无法很好适应。
针对现有车辆违规提醒系统无法很好识别出租车常见的违规行为的缺陷,提出一种出租车违规自动提醒系统及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自动识别多种常见的出租车违规行为的提醒系统,对出租车运营过程进行实时监控,识别是否存在安全带未系、行驶过程中后备箱箱门未关和在禁停路段停车上下乘客的行为,并对驾驶员进行提醒。为了实现上述功能,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出租车违规自动提醒系统,包括后背箱箱门模块、安全带扣模块、座椅压力传感模块、“GPS/北斗”双定位模块、汽车电子控制单元和提醒模块。其中:
后备箱箱门模块,其与汽车电子控制单元相连,将收集到的后备箱箱门开关信息,传递给汽车电子控制单元;
安全带扣模块,其与汽车电子控制单元相连,将收集到的安全带是否扣上的信息,传递给汽车电子控制单元;
座椅压力传感模块,其与汽车电子控制单元相连,将收集到的座椅压力数据传递给汽车电子控制单元,采用一种薄膜压力传感器,传感器的触点均匀分布在座椅的受力表面,当座椅受来自于外部的压力时产生一个触发信号,来监测该座椅是否有人乘坐;
“GPS/北斗”双定位模块,其与汽车电子控制单元相连,将记录的位置信息实时输入汽车电子控制单元进行处理,采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接收器S1216F8-BD模组,模块自带后备电池,掉电可保持星历数据,下次启动时可快速定位;
汽车电子控制单元,也叫行车电脑,其特征在于是由集成电路组成的用于实现对数据的分析处理发送等一系列功能的控制装置,其接受传感器和其它装置输入的信号,对信号进行运算处理后,发出相应指令给提醒模块进行执行;所述汽车电子控制单元包括输入电路、微机和输出电路三部分:输入电路接受传感器和其它装置输入的信号,对信号进行过滤处理和放大,然后转换成一定伏特的输入电平;微机将上述已经预处理过的信号进行运算处理,并将处理数据送至输出电路;输出电路将数字信息的功率放大,使其驱动被控的设备工作;
提醒模块,其与汽车电子控制单元相连,根据接收到的指令进行相应操作,包括蜂鸣器与语音提示。
优选的是,所述提醒模块,包括语音提示和蜂鸣器提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751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用座椅安全带装置
- 下一篇:用于汽车尾门的脚踢感应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