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耦合除藻的藻类分级过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75262.9 | 申请日: | 2019-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383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陈光甡;祝金磊;侯晓丹;吕强;迟毅;李伟;关丽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兰德超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9/03 | 分类号: | B01D29/03;B01D29/58;B01D29/64;B01D29/9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66 | 代理人: | 张强 |
地址: | 15000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藻类 驱动器 滤罐 分级过滤装置 液体回收管 耦合 进料管 推动器 除藻 影响过滤效果 分级过滤 啮合传动 上下两端 污水净化 转动连接 回收 回收框 间歇性 上端 排出 连通 堵塞 | ||
本发明涉及污水净化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耦合除藻的藻类分级过滤装置,包括藻类分滤罐、收集驱动器、进料管、液体回收管、四个藻类回收框、两个藻类回收推动器,所述的收集驱动器转动连接在藻类分滤罐的上端,进料管和液体回收管分别固定连接并连通在藻类分滤罐的上下两端,收集驱动器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藻类回收推动器间歇性的相啮合传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可以对含有批量藻类的液体的藻类分级过滤排出,同时也防止因液体含藻类过多造成的堵塞,影响过滤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净化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耦合除藻的藻类分级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号为CN201010511034.9公开了一种用于水处理的硅藻土过滤装置,该硅藻土过滤装置包括过滤器、压力监测设备、五通路阀门、加压设备、硅藻土添加设备和管线。其中,过滤器为板框式结构,且具有至少两个过滤层,过滤层的两个面上均涂覆有硅藻土;压力监测设备设置在过滤器上;五通路阀门的一个通路通过管线与加压设备相连接,两个通路分别通过管线与过滤器的进口和出口相连接,一个通路用于通过管线排出过滤水,一个通路用于通过管线排出反冲洗水;加压设备通过管线与五通路阀门的一个通路相连接;硅藻土添加设备通过管线与加压设备相连接。该发明的硅藻土过滤装置有效地解决了截留的有机物堵塞硅藻土过滤装置、反冲洗不干净和涂膜厚度不均匀的问题。但是该设备无法防止藻类过多造成的堵塞,也无法对含有批量藻类的液体的藻类分级过滤排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耦合除藻的藻类分级过滤装置,其有益效果为可以对含有批量藻类的液体的藻类分级过滤排出,同时也防止因液体含藻类过多造成的堵塞,影响过滤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耦合除藻的藻类分级过滤装置,包括藻类分滤罐、收集驱动器、进料管、液体回收管、四个藻类回收框、两个藻类回收推动器,所述的收集驱动器转动连接在藻类分滤罐的上端,进料管和液体回收管分别固定连接并连通在藻类分滤罐的上下两端,收集驱动器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藻类回收推动器间歇性的相啮合传动,四个藻类回收框分别设置在藻类分滤罐的外壁,两个藻类回收推动器分别连接在藻类分滤罐的左右两端。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的藻类分滤罐包括罐体、上端盖、中心转动圆孔、四个齿条滑动定位杆、两个上排料出口、两个下排料出口、两个上阀门滑槽、两个下阀门滑槽、四个上固定连接杆和四个下固定连接杆,所述的罐体的上端固定连接上端盖,中心转动圆孔设置在上端盖的中心,罐体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两个齿条滑动定位杆,两个上排料出口分别设置在罐体左右两端的上侧,两个下排料出口分别设置在罐体左右两端的下侧,两个上排料出口和两个下排料出口均连通罐体内部,两个上阀门滑槽分别设置在罐体左右两端,两个下阀门滑槽分别设置在罐体左右两端,两个上阀门滑槽分别连通两个上排料出口,两个下阀门滑槽分别连通两个下排料出口,罐体的左右两端的上侧分别固定连接两个上固定连接杆,罐体的左右两端的下侧分别固定连接两个下固定连接杆。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的藻类分滤罐还包括上分滤板、多个粗分圆孔、两个上回收推动槽、下分滤板、多个精分圆孔和两个下回收推动槽,上分滤板和下分滤板自上至下固定连接在罐体内壁,多个粗分圆孔均上下贯穿设置在上分滤板上,多个精分圆孔均上下贯穿设置在下分滤板上,两个上回收推动槽分别上下贯穿设置在上分滤板的左右两端,两个下回收推动槽分别上下贯穿设置在下分滤板的左右两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兰德超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黑龙江兰德超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752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