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椎体关节突骨刀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75552.3 | 申请日: | 2019-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512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张为;李严;邵苍;王云霞;孙亚鹏;李佳奇;张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为 |
主分类号: | A61B17/16 | 分类号: | A61B17/1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王政 |
地址: | 050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关节 突骨刀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椎体关节突骨刀,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壳体、设有壳体内的刀体、驱动结构、拉取机构和限位结构,刀体包括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借助于驱动结构的推动,使刀体能滑出壳体外,拉取机构能拉取刀体回缩,限位结构可限制刀体伸出壳体的长度,以防刀体在切割关节突时误操作。本发明提供的椎体关节突骨刀,推动和旋转驱动结构,先后操作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可将椎体关节突一次性切下,具有对关节突手术操作快捷,骨刀可快速切割,通过旋转驱动结构,两个刀片分别操作,提高手术效率,实用性强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椎体关节突骨刀。
背景技术
TLIF是指经椎间孔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术。因为这种方法通常对脊椎造成的创伤更小,对神经更安全,在进行椎骨融合中允许最小手术入路,就需要建立一个安全的入路通道,需要将椎体的关节突进行截骨成形,截骨通常选用一般的小骨刀,关节突为椎体上的一部分,关节突为不规则形状,在对关节突进行手术时,当需要对关节突进行不同角度的截骨操作时,就需要用骨刀多次在关节突上进行多个角度的截骨操作;由于关节突上的可操作空间较小,采用骨刀在关节突上不容易精准定位,就使得骨刀操作非常不方便,骨刀的使用功能也比较单一,进而对于关节突的精准截骨手术操作比较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椎体关节突骨刀,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对于关节突手术使用的骨刀功能单一,操作不便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椎体关节突骨刀,椎体关节突骨刀包括壳体、刀体、驱动结构、拉取机构和限位结构,壳体呈圆柱形,所述壳体与关节突相接触的部位为曲线形并与关节突的外形轮廓适配;刀体用于切割椎体关节突,包括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嵌套于所述壳体内,能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滑动并伸出壳体外部;驱动结构设于所述壳体内,用于分别推动所述第一刀片和所述第二刀片向所述壳体外侧滑动;拉取机构用于分别拉取所述第一刀片和所述第二刀片向所述壳体内部滑动;限位结构设于所述壳体上,用于限制所述第一刀片和所述第二刀片的移动量。
进一步地,所述椎体关节突骨刀还包括置刀腔,置刀腔为空腔结构,设于所述壳体内,用于容纳所述第一刀片和所述第二刀片,所述置刀腔的内部结构与所述第一刀片或所述第二刀片的外形相适配。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结构包括推杆、推动体和手柄,推杆套接在所述壳体内并可旋转,外端设有凸起;推动体固设于所述推杆内端,用于推动所述第一刀片或所述第一刀片滑动;手柄设于所述推杆上,用于推动所述推杆向所述刀体侧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推动体与所述第一刀片或所述第二刀片的顶部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拉取机构包括支架和拉簧,支架固设于所述壳体内侧;拉簧一端固设于所述支架上,另一端固设于所述第一刀片或所述第二刀片上,用于拉取所述第一刀片或所述第二刀片向所述壳体内侧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结构包括第一卡凸和第二卡凸,第一卡凸固设于所述第一刀片或所述第二刀片侧部;第二卡凸设于所述壳体内,与所述第一卡凸抵接,用于所述第一刀片或所述第二刀片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刀片所在平面和所述第二刀片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80-110°。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刀片上的所述第一卡凸与所述第二卡凸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第二刀片上的所述第一卡凸与所述第二卡凸之间的间距。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刀片上的所述第一卡凸与所述第二卡凸之间的间距为2-4mm,所述第二刀片上的所述第一卡凸与所述第二卡凸之间的间距为4-6mm。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还包括防滑层,防滑层设于所述壳体外圆周上,用于手部握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为,未经张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755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脊柱外科手术中专用复合碎骨器
- 下一篇:一种髁间截骨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