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天然气管道焊接口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75593.2 | 申请日: | 2019-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129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敬和生;李德斌;李作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鲲发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2045 | 分类号: | G01N33/2045;G01N33/2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1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然气 管道 焊接 检测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然气管道焊接口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包括检测箱、检测头和底板,底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一电动伸缩杆的顶端通过连接块与检测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检测箱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槽板,本发明涉及管道安全检测技术领域。该天然气管道焊接口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在对天然气管道焊接口进行检测时,能非常方便的对检测头能进行转动,同时能对检测头进行水平移动,从而能对天然气管道焊接口进行全方位无死角检测,很好的保证了检测质量,能对检测装置进行高度调节,同时能非常方便的对检测装置进行使用,方便了操作人员的使用,在使用该装置时,装置的内部结构十分的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安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天然气管道焊接口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天然气管道是指将天然气从开采地或处理厂输送到城市配气中心或工业企业用户的管道,又称输气管道,利用天然气管道输送天然气,是陆地上大量输送天然气的方式。在世界管道总长中,天然气管道约占一半,在天然气管道生产或维护过程中对管道焊接口进行检测是至关重要的,若焊接口产生裂缝,会造成天然气泄漏,其后果不堪设想。
传统的天然气管道焊接口检测装置,在对天然气管道焊接口进行检测时,需要操作人员手持仪器,对准天然气管道的焊接口进行检测,没有很好的保证对焊接口进行全方位检测,可能会导致漏检,从而导致检测质量不高,使用者长期手持检测仪器,容易造成手酸,使用起来十分的麻烦,若连续工作会造成工作效率下降。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天然气管道焊接口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解决了在平常的天然气管道焊接口检测过程中不能够百分百保证对焊接口进行全方位检测,操作麻烦,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天然气管道焊接口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箱、检测头和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并且第一电动伸缩杆的顶端通过连接块与检测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检测箱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槽板,所述第一滑槽板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件,并且转动件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动力齿轮,所述动力齿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贯穿检测箱并延伸至检测箱的外部,所述转动杆延伸至检测箱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把手,所述转动杆表面的一侧且位于检测箱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套,并且滑套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并且固定杆的一端与检测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检测箱内腔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并且第二电动伸缩杆的一端与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滑槽板,并且第二滑槽板内部的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联动杆和第二联动杆,所述第一联动杆和第二联动杆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半圆固定框和第二半圆固定框,所述第一半圆固定框和第二半圆固定框的内部均开设有滑动槽。
优选的,所述滑动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半圆滑框,并且半圆滑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动力齿轮相适配的半圆齿轮框。
优选的,所述检测箱内壁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三滑槽板,所述第三滑槽板的内部通过滑块滑动连接有第三电动伸缩杆,两个所述第三电动伸缩杆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半圆固定框正面和第二半圆固定框的背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半圆固定框背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第二半圆固定框正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与定位块相配合使用的定位槽。
优选的,所述检测箱的两侧均开设有通槽,所述检测箱的顶部通过合页铰接有箱门,所述检测箱内部的一侧且位于第二电动伸缩杆的正上方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与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鲲发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省鲲发工程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755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