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p值的性能退化数据与故障数据的一致性检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75728.5 | 申请日: | 2019-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100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洪亮;赵建印;吕卫民;张福光;尹延涛;孙媛;崔世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大学岸防兵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19/04;G06F11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32 | 代理人: | 王顺荣;唐爱华 |
地址: | 264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性能 退化 数据 故障 一致性 检验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p值的性能退化数据与故障数据的一致性检验方法,其步骤如下:一、分别采集产品故障数据和性能退化数据;二、对每个样本的性能退化数据进行退化轨道建模,在给定产品失效阈值的条件下,确定每个样本的伪寿命;三、确定故障数据的分布函数;四、计算各伪寿命数据在分布函数中对应的p值;五、比较p值与α大小;六、计数;七、计算性能退化数据与故障数据的一致概率;八、对一致概率进行判定;本发明对性能退化数据和故障数据进行一致性检验,符合工程习惯,实现了对性能退化数据的有效性检验,体现了可靠性模型构建的可设计性、可验证性,保证性能可靠性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还可解决两组产品的技术状态一致性判断的问题。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产品的性能退化数据与故障数据的一致性检验方法,具体是一种基于p值的性能退化数据与故障数据一致性检验方法,属于可靠性建模技术与寿命预测分析领域,用于性能退化数据的有效性验证工作,为可靠性模型的建立奠定基础,从而保证可靠性工作的有效进行。
二、背景技术
随着产品可靠性的提高、寿命的延长,以及性能退化理论的发展,在产品的可靠性评估方面,有更多的方法倾向于得到利用加速寿命试验得到产品性能退化数据,并利用性能退化数据对产品的可靠性进行评估。为了保证这种统计推断的可信性,必须论证产品性能退化数据推得的伪寿命分布与产品故障数据得到的寿命分布出自于同一概率分布。因此,借此思路,可以验证产品性能退化数据是否有效。
三、发明内容
(一)本发明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p值的性能退化数据与故障数据的一致性检验方法,它能够检验性能退化数据的有效性,保证性能可靠性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p值的性能退化数据与故障数据的一致性检验方法,提出的基本假设如下:
假设1故障数据和性能退化数据,均来自于同一批次的产品;
假设2每一个故障数据和性能退化数据都是有效的;
假设3假设故障数据无系统误差。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p值的性能退化数据与故障数据的一致性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
步骤一、分别采集产品故障数据和性能退化数据;
步骤二、对每个样本的性能退化数据进行退化轨道建模,在给定产品失效阈值的条件下,确定每个样本的伪寿命;
步骤三、确定故障数据的分布函数;
步骤四、计算各伪寿命数据在分布函数中对应的p值;
步骤五、比较p值与α大小;
步骤六、计数;
步骤七、计算性能退化数据与故障数据的一致概率;
步骤八、对一致概率进行判定。
其中,步骤一所述的“产品”,是指本发明所述的方法适用于下列产品,该产品包括有:
(1)长贮退化失效型产品:是指在产品全寿命周期过程中,其绝大多数时间处于贮存状态的产品,该产品随着服役时间的增加,将产生劣化、老化现象;
(2)长时间连续工作退化失效型产品:是指在产品全寿命周期过程中,其绝大多数时间处于工作状态的产品,该产品随着服役时间的增加,将产生劣化、老化现象;
(3)非连续工作退化失效型产品:是指在产品全寿命周期过程中,其一部分时间处于贮存状态、一部分时间处于工作状态、且贮存与工作状态不断交替的产品,该产品随着服役时间的增加,将产生劣化、老化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大学岸防兵学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大学岸防兵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757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