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溶媒精馏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76247.6 | 申请日: | 2019-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158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化福;杨俊玲;张钰;张振涛;李小龙;越云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D3/14 | 分类号: | B01D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苗青盛;谭云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溶媒 精馏 回收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节能环保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有机溶媒精馏回收装置。其包括精馏塔、工质蒸发器、工质冷凝器与蒸汽能回收机组,精馏塔的蒸汽出口经工质蒸发器与精馏塔的塔顶液进口相连通,精馏塔的液体出口经工质冷凝器与精馏塔的气体进口相连通,工质蒸发器的工质出口经蒸汽能回收机组与工质冷凝器的工质入口相连通,工质冷凝器的工质出口与工质蒸发器的工质入口相连通。本发明提供的有机溶媒精馏回收装置,相比于传统的精馏回收装置,采用间接式蒸汽压缩节能技术,充分利用精馏塔二次蒸汽的余热,可适用于高危工业有机溶媒的精馏回收,适用性广;有效避免有机溶媒二次蒸汽压缩带来的安全风险,安全性高且节能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节能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机溶媒精馏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溶媒如苯、甲苯、乙酸丁酯、乙酸乙酯、二氯甲烷、丁醇等在石油、化工、制药和电子领域的使用非常普遍。有机溶媒沸点低、挥发性强且回收利用困难,对环境污染比较大,容易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传统处理方式是进行有机溶媒的精馏回收,但这种方式热能消耗量大,随着能源价格的上升,传统的有机溶媒精馏回收优势也变得越来越不明显,而且常用的诸如减小回流比、改变塔板和填料以及原料预热等传统节能方法受到各种限制,节能效果不佳。
近年来,将机械蒸汽再压缩节能技术运用于精馏过程,可以实现物质能量从低温到高温的逆向转移,实现高效节能,节能百分比在50%以上,节能效果显著,其节能技术原理如图1所示,新型的高效节能精馏采用机械再压缩节能技术,将精馏塔1采出的余热蒸汽,通过压缩机411压缩后提升其温度和压力,回收了二次蒸汽余热,实现再利用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避免了传统精馏过程中塔顶二次蒸汽的余热浪费,实现高效节能。
但是,工业采用的有机溶媒大多是易燃易爆甚至有毒有害介质,给压缩机的使用带来很大风险,存在很大的安全问题,限制了新型蒸汽再压缩节能技术在精馏系统中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机溶媒精馏回收装置,用以解决现有的精馏回收装置安全性低及适用范围受限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溶媒精馏回收装置,包括精馏塔,还包括工质蒸发器、工质冷凝器与蒸汽能回收机组,所述精馏塔的蒸汽出口经所述工质蒸发器与所述精馏塔的塔顶液进口相连通,所述精馏塔的液体出口经所述工质冷凝器与所述精馏塔的气体进口相连通,所述工质蒸发器的工质出口经所述蒸汽能回收机组与所述工质冷凝器的工质入口相连通,所述工质冷凝器的工质出口与所述工质蒸发器的工质入口相连通。
本发明提供的有机溶媒精馏回收装置,精馏塔内的蒸汽经工质蒸发器降温后形成液体,然后从精馏塔的塔顶液进口回流至精馏塔内;精馏塔内的塔釜液进入工质冷凝器吸热汽化,汽化后的气体回流至精馏塔内;冷媒介质在工质蒸发器吸收二次蒸汽余热,经蒸汽能回收机组压缩后进入工质冷凝器将热量传递给塔釜液,实现能量的回收利用;相比于传统的精馏回收装置,本发明提供的精馏回转装置采用间接式蒸汽压缩节能技术,充分利用精馏塔二次蒸汽的余热,避免高危工业有机溶媒二次蒸汽压缩带来的安全风险,安全性高且节能性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传统精馏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有机溶媒精馏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真空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的蒸汽能回收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762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