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信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77582.8 | 申请日: | 2019-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178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翠;吴义壮;倪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67/14 | 分类号: | H04L67/14;H04L67/142;H04L67/145;H04W76/12;H04W76/25;H04W76/27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信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当会话管理网元根据第一信息,确定为会话建立第一低时延业务流时,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本地配置信息、签约数据、第一服务质量QoS参数;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设置所述会话为永久在线会话。采用本申请的方案,会话管理网元通过灵活地根据本地配置信息、签约数据、QoS参数,在确定建立低时延业务流时,指示终端装置设置会话为永久在线会话,从而避免会话一直设置为永久在线会话,造成资源的浪费,也避免未及时设置为永久在线会话造成的传输时延,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和传输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组织定义了第五代(5thgeneration,5G)移动通信的三大场景:增强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broadband,eMBB)、大规模物联网(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mMTC)、低时延高可靠连接(ultra-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URLLC)。其中,URLLC的特点是高可靠、低时延、极高的可用性。
3GPP还定义了永久在线(always-on)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会话。对于永久在线会话,终端装置每次从空闲态变为连接态时,都会请求网络侧为该PDU会话激活对应的用户面网络资源,包括数据无线承载(data radio bearers,DRB)、核心网连接。这样,只要有数据需要传输,则该数据不需排队等待请求网络资源,就可以直接传输数据,从而可以满足业务的时延要求。因此,3GPP规定,当某会话中存在用于为URLLC业务提供服务的业务流时,终端装置应该请求建立该会话为永久在线会话。
但是,终端装置如何判断会话是为低时延业务服务,从而向核心网请求建立永久在线会话呢?一种方式是,在终端装置路由选择策略(user equipment route selectionpolicy,URSP)中添加永久在线属性(always-on preference)。当终端装置启动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而发起会话建立流程时,通过URSP确定该APP要求建立永久在线会话,则终端装置在会话建立请求中携带永久在线会话请求(always-on PDU sessionrequested)。但是该方案要求修改终端装置,对终端装置有较高的要求。另一种方式是,当终端装置收到上层指示时,终端装置请求建立永久在线会话。但是这种方式相对静态,无法实现灵活地判断是否设置会话为永久在线会话。
因此,本申请需要解决如何灵活地将会话设置为永久在线会话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以灵活地将会话设置为永久在线会话,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传输效率。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当会话管理网元根据第一信息,确定为会话建立第一低时延业务流时,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本地配置信息、签约数据、第一服务质量QoS参数;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设置所述会话为永久在线会话。在该方面中,会话管理网元通过灵活地根据本地配置信息、签约数据、QoS参数,在确定建立低时延业务流时,指示终端装置设置会话为永久在线会话,从而避免会话一直设置为永久在线会话,造成资源的浪费,也避免未及时设置为永久在线会话造成的传输时延,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和传输效率。
在一个实现中,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会话的会话上下文确定所述会话为非永久在线会话。在该实现中,在指示设置会话为永久在线会话之前,根据会话的会话上下文确定会话为非永久在线会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775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