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亚包晶钢铸坯中心偏析质量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77759.4 | 申请日: | 2019-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401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朱伦才;刘启龙;司小明;王志政;曹成虎;罗霄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115 | 分类号: | B22D11/115;B22D11/12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侯晔;刘丽芳 |
地址: | 243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搅拌辊 铸坯 亚包晶钢 中心偏析 动态轻压下 结晶器弯月面 垂直距离 磁场方向 工艺处理 连续铸钢 凝固终点 稳定控制 压下区间 轧制 二冷区 固相率 热轧卷 压下率 板坯 分层 拉伸 热装 三环 总压 断裂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亚包晶钢铸坯中心偏析质量的方法,属于板坯连续铸钢技术领域。所述方法为在二冷区设置两对电磁搅拌辊,电磁搅拌辊安装在距离结晶器弯月面垂直距离为3.5~8m处;两对电磁搅拌辊之间采用“三环式”方式布置;电磁搅拌辊产生的磁场方向每隔15秒变换一次;第一对电磁搅拌辊的电流为200~300A,频率为2~4Hz;第二对电磁搅拌辊的电流为300~400A,频率为3~5Hz;同时在凝固终点附近采用动态轻压下工艺处理,动态轻压下的压下区间设置在铸坯固相率为10%~80%的位置,压下率为0.8~1.5mm/m,总压下量为4.0~5.5mm。本发明能够使亚包晶钢铸坯中心偏析稳定控制在C0.5~C1.5,全部实现热装轧制,消除热轧卷(板)拉伸分层与断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行业中的板坯连续铸钢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提高亚包晶钢铸坯中心偏析质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板坯连铸生产品种的多样化及对铸坯质量要求的提高,亚包晶钢板坯铸坯中心偏析质量成为越来越关注的质量问题之一;由于亚包晶钢具有强烈的表面裂纹敏感性,制约了利于提高中心偏析质量相关工艺在亚包晶钢上的使用;中心偏析质量直接影响成品钢材的性能,如钢板拉伸试样断口出现拉裂或分层现象;管线钢落锤性能不合等;因此,必须对亚包晶钢铸坯中心偏析进行改善提高。
目前,动态轻压下技术是板坯连铸机改善连铸坯中心偏析质量的最主要与有效技术,其原理是:通过在连铸坯凝固末期附近施加压力对铸坯产生一定的压下量,阻碍含富集偏析元素的钢液流动从而减弱中心偏析,同时补偿连铸坯的凝固收缩量以减轻中心疏松。其效果取决于铸坯凝固末端的准确识别与压下量、压下区间、压下率等工艺参数。
经检索,申请公布号为:CN 101934357A,申请公布日为:2011.01.05的发明专利《一种有效控制连铸板坯中心偏析的工艺》公开了一种有效控制连铸板坯中心偏析的工艺,其通过连铸坯凝固末端较强的二冷水量结合轻压下段液压缸压力控制共同实现对中心偏析的有效控制。控制轻压下段液压缸的压力值在1200-1500KN,同时控制轻压下段连铸坯内弧侧水量在6-12m3/h之间、轻压下段连铸坯外弧侧水量在9-15m3/h之间。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中心偏析的程度,减少了控制连铸坯中心偏析单纯对轻压下段液压缸压力的依赖,增加了轻压下设备的使用寿命。
又有,申请公布号为:CN 105562642 A,申请公布日为:2016.05.11的发明专利《管线钢板坯连铸典型中间裂纹及中心偏析的控制方法》公开了一种管线钢板坯连铸典型中间裂纹及中心偏析的控制方法,其通过对铸机辊缝进行离线标定及在线检测,保证精度在±0.2mm;进行钢种组划分,增强钢种与热物性参数的匹配性;严格控制过热度,增加等轴晶比例,避免发达柱状晶;调整拉速与二冷工艺,优化铸坯凝固过程中基础辊缝控制;优化轻压下量,根据连铸工艺尽量选择2~3段压下,不同扇形段之间压下分配避免大的压下量差异,提高了铸坯的内部质量。
上述现有提高板坯铸坯中心偏析质量的技术主要围绕扇形段辊缝精度控制、中间包过热度、拉速、二次冷却及轻压下工艺参数优化等方面开展,上述技术方法对亚包晶钢铸坯中心偏析质量均有一定效果,但中心偏析质量存在较大的波动性。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解决亚包晶钢铸坯中心偏析问题的工艺存在波动性较大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提高亚包晶钢铸坯中心偏析质量的方法。采用“二冷区电磁搅拌辊”和“动态轻压下”两种工艺相结合,并通过设置合适的电磁搅拌辊位置,使得亚包晶钢铸坯中心偏析波动减小,亚包晶钢铸坯中心偏析质量大大高。
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提高亚包晶钢铸坯中心偏析质量的方法,在二冷区设置电磁搅拌辊,所述电磁搅拌辊与板坯连铸机结晶器中结晶器弯月面的垂直距离为3.5~8m;同时在凝固终点附近采用动态轻压下工艺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777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