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折弯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78319.0 | 申请日: | 2019-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389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梨;苏江斌;樊浩;郭江阳;张广;刘友计;郭晓方;陈强;种磊磊;李季;陆成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格力电器(武汉)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53/02 | 分类号: | B21D53/02;B21D7/024;B21D43/00;B21D43/20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高凤荣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料仓 折弯 顶料组件 折弯组件 自动折弯装置 进液铜管 出料口 自动化水平 齿轮旋转 气缸带动 人工作业 人员操作 提升设备 自动折弯 再利用 顶出 溜板 拿取 铜管 弯折 移出 流出 全程 补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折弯装置,其中,包括:料仓,待折弯器件置放在料仓中,料仓上设置有出料口;顶料组件,顶料组件与待折弯器件对应设置,可将料仓中的待折弯器件从出料口移出;折弯组件,折弯组件与料仓上的出料口对应设置,顶料组件将待折弯器件移到折弯组件上,折弯组件将待折弯器件进行弯折。本发明的自动折弯装置由顶料组件将料仓内的进液铜管逐根顶出,再利用气缸带动齿轮旋转,实现进液铜管的自动折弯功能,完成折弯后的进液铜管由溜板自主流出,全程无需人员操作,只需要进行铜管料仓的补充和成品的拿取即可,解决人工作业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的问题,提升设备自动化水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家用电器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家用电器中管件的自动折弯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家电行业制造成本的上升和市场竞争加剧,提升家电工艺装备的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水平,实现精益生产管理成为了该行业目前关注的热点。尤其是伴随着空调行业的飞速发展,如何在空调生产制造过程中尽可能使用自动化设备代替人工进行操作,完成自动化改造必然成为行业的发展主题。
作为空调四大部件中最主要的两个部件——蒸发器和冷凝器,由于长期以来的标准化落后,导致一直无法实现自动化生产。其中,进液铜管作为蒸发器和冷凝器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采用人工弯制,生产过程中人工劳动强度大,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折弯装置,以解决现有家用电器中管件折弯操作中的自动化、标准化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自动折弯装置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动折弯装置,其中,包括:料仓,待折弯器件置放在料仓中,料仓上设置有出料口;顶料组件,顶料组件与待折弯器件对应设置,可将料仓中的待折弯器件从出料口移出;折弯组件,折弯组件与料仓上的出料口对应设置,顶料组件将待折弯器件移到折弯组件上,折弯组件将待折弯器件进行弯折。
进一步,顶料组件位于料仓的一侧,折弯组件位于料仓相对的另一侧,顶料组件将料仓中的待折弯器件从出料口推出并置放在折弯组件上。
进一步,料仓的底部设置有导槽,料仓中的待折弯器件汇集在导槽中,顶料组件将料仓中的待折弯器件沿导槽移出。
进一步,导槽中设置有可升降的整理条,整理条在导槽中升降可释放料仓中待折弯器件相互间的干扰。
进一步,整理条位于导槽的中间位置处,整理条与导槽的两侧壁之间分别形成容置槽,待折弯器件汇集在整理条两侧的容置槽中并由顶料组件同时移出。
进一步,料仓中活动设置有隔板,隔板可沿料仓的长度方向移动,以将料仓分割成长度不同的容置腔室,不同长度的待折弯器件分别设置在对应长度的容置腔室中。
进一步,顶料组件包括可移动的顶料针,顶料针可伸入料仓中,以将料仓中的待折弯器件从出料口移出。
进一步,顶料组件还包括滑轨和滑板,滑板滑动设置在滑轨上,顶料针固定设置在滑板上,滑板与驱动元件相连,驱动元件可带动滑板沿滑轨往复移动,以将顶料针伸入料仓中或从料仓中移出。
进一步,折弯组件包括模具元件、夹紧元件和折弯元件,待折弯器件由顶料组件移到模具元件上,夹紧元件将待折弯器件固定在模具元件上,折弯元件将待折弯器件进行弯折。
进一步,模具元件上与夹紧元件对应的位置为平面结构,与折弯元件对应的位置为弧形结构,折弯元件可相对模具元件旋转,以带动待折弯器件沿弧形结构弯折。
进一步,夹紧元件包括第一夹紧气缸和第一夹具,第一夹紧气缸与第一夹具相连,可驱动第一夹具靠近或远离模具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格力电器(武汉)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格力电器(武汉)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783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